當孩子遭遇困難,先傾聽
2009年07月20日 15:33
發(fā)表評論

生活原本就充滿各種挑戰(zhàn),能夠輕松面對挑戰(zhàn)的孩子,適應力較強。(美國《世界日報》/法新社 圖)
當你的孩子遭遇困難,你怎么辦?雖然你知道,只要你插手幫助,可能孩子的問題就可迎刃而解。
《無疚的母親》(Mother Without Guilt)一書的作者黛博拉•羅森堡(Deborah Gilbert Rosenberg)建議:“由一數(shù)到100,離開房間。在跳進去幫忙前,打電話給一個好朋友!绷_森堡說,要分析:你真的能掌控狀況嗎?或者,你在面臨該情況下,所扮演的角色。例如,如果你不在國內,那個困難的狀況還是會發(fā)生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該問題和你無關,不應該由你來解決問題。你要做的是,對孩子表示你的愛和支持,傾聽、再傾聽,不要盲動。
一位母親已經有四個孩子,她似乎總是過得很悠閑,對她的生活感到滿意。她的建議是,當孩子生活中遇到難題時,她總是細細觀察一陣子,留一個緩沖期,并不盲動,如果困難一直持續(xù)著,她才介入。她說:“我告訴自己,他們自己會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船到橋頭自然直。不需要大驚小怪,庸人自擾!
這些忠告的背后值得注意的是:度過難關需要時間,焦急不能解決問題。大多數(shù)人變成“消防隊母親”的原因是,直接介入解決問題,產生的結果較快;而扮演支持者和讓孩子自己解決難題所需的時間較長。真正想幫妳的孩子,而不想火上加油,家長需要多一些耐心,接受孩子的現(xiàn)況,多給他們一些自己解決困難的時間。
家長練習不要太過保護的同時,還必須扮演好支持者的角色。就像訓練幼兒自己上廁所,或獨自睡自己的床,多給他們一些時間,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聰明的家長,懂得多給孩子一些時間和空間,也給自己一些時間。(摘自:美國《世界日報》)
【編輯: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