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曾在泰國曼谷的一所小學里擔任漢語實習老師。我的學生是一群五年級的孩子,他們很淘氣,可是卻又很討人喜歡,因為他們非常講究禮儀。
泰國是一個以佛教作為國教的國度,有95%的佛教徒,它不僅擁有“微笑的國度”的美譽,還素有“黃袍佛國”之稱。佛教對泰國的文化,禮儀以及泰國國民的日常生活等各方面有著深刻的影響,并一直延續(xù)至今。千百年來,泰國的僧侶階層用他們的淵博知識教化泰國人民,泰國人民也因此養(yǎng)成了謙恭,寬容,善良的特性。
我所執(zhí)教的學校是一所公立小學。在泰國的學校,每天清晨學生們來到學校都會向每一位老師行“合十禮”,就是雙手合十放在胸前然后深鞠躬,讓鼻子碰到中指,這是對長輩一般的做法。而且每天行二次禮就足夠了,早上一次,下午放學一次。每一次不管是在校外還是在校園里,他們都會很禮貌的向我鞠躬,行禮和說“您好”。
留給我影響最深刻的就是學生們的秩序感和對老師的敬重感。無論是領學校發(fā)的禮物、飯菜,還是等候批改作業(yè),我從未見過他們插隊或是你推我擁的場面出現(xiàn),他們會很耐心的在一旁等待。特別是等待我批改作業(yè)的時候,起初讓我大為震驚,他們總是很安靜很自覺的跪著或坐著在我的桌子旁等候批改作業(yè)。當他們遇到問題需要請教我或我有事情要詢問他們時,如果我是坐著的,他們絕對不會站著比我高,他們要么蹲下,要么跪在我的桌子旁。除此以外,在學校遇見老師,他們也要彎身弓背而過,有時甚至要繞道或停下來讓老師先過。如果上課時遲到了,必須向老師行禮而且最好不要從老師的面前走過,如果只有這能走,那就必須彎腰而過。在未到泰國之前我還從未遇到過如此高的禮遇,我想泰國之所以對老師那么敬重,應該是因為教師職業(yè)是脫胎于僧侶階層的緣故吧。
學生們知道我來自中國,所以出于禮貌他們會盡量的用中文跟我說“您好”,會盡量的用中國的課堂禮節(jié)與方式配合我上課,還會時不時的洞察我的心情。記得有一次一個較為調皮的男學生問我:“老師,您覺得教我們開心嗎?我們希望你教我們能感覺到快樂!彼麄冞會時不時的在我給他們布置的作業(yè)中用泰語寫著“希望老師開心,希望老師天天教我們,想和老師天天在一起,想學好中文”等等。學校的泰國老師和學生們也常常說讓我不要想家,因為在泰國他們就是我的家人和朋友。這讓我很是感動。
曼谷一所采取佛教教育方式進行教學的先驅學校之一的一位學校的創(chuàng)始人兼校長說過這樣一段話:“越來越多的社會問題表明,學術教育不能幫助人們很好的處理問題。接受過高等教育并不能保證享有快樂的生活。采用佛教教育方式進行教學,有助于提高個人的學術水平和精神修養(yǎng)。對我們來說,開發(fā)心智和提供學術教育同樣重要。我們認為人生就是最有意義的學習過程。采用佛教教育方式,可以為兒童展示真實的世界。通過教育,兒童們學會如何尊重他人的權利,如何友好相處及禮貌地表達自己的思想等內容!蔽矣X得這是很正確的,因為心智對于孩子們的成長來說是很重要的,他們需要了解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后,才能理解他人,而這往往是比學習學術知識更為重要的。
泰國學生們那種真誠可愛,那種彬彬有禮讓我感動,更讓我看到了泰國明天的希望。真正的做了老師我才知道有多么的幸苦,但又是多么的幸福,每當看著他們那一張張稚氣的臉龐,聽著他們一串串的“為什么”,看著他們的中文在一天天的進步我的心里就感到特別的溫暖。雖然和他們只相處了僅僅的三個月,但泰國學生們的那種真誠,禮貌以及泰國的禮節(jié)著實讓我踏踏實實的感動了一番,他們也已在我的生命中刻下了一段難以磨滅的深刻的印記。(陳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