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僑機工史料收集人:“搶救歷史的人在老去”

  中新社太原3月17日電 題:南僑機工史料收集人林衛(wèi)國:“搶救歷史的人在老去”

  作者 李鵬飛

  今年75歲的林衛(wèi)國從任山西省僑務辦公室主任時就研究收集關于南僑機工史的資料,如今已裝滿了幾柜子?!斑@些都是非常珍貴的僑史?!绷中l(wèi)國近日

對記者說。

  “機關單位一搬家,很多資料都賣作廢紙了”,當年一冊珍貴的史料就不知所終,林衛(wèi)國覺得不如自己保存,可多年收藏沒人稀罕,“我死后,這就是一柜子廢紙?!?/p>

  林衛(wèi)國身兼云南省南洋華僑機工抗戰(zhàn)歷史研究會名譽會長和廣東省南洋歸僑聯(lián)誼會顧問,“我對僑特別有感情”。

  林衛(wèi)國的家鄉(xiāng)在知名僑鄉(xiāng)福建永春縣,“海外比國內(nèi)的人還多”。他稱,陳嘉庚號召南僑回國抗戰(zhàn)、購買國債、寄僑匯都是因應當時國民政府捐紓國難的請求,所以登記在冊的3200位南僑機工中,戰(zhàn)死者、回到海外者和留在國內(nèi)的,幾乎各占三分之一,而留在國內(nèi)的,應大多經(jīng)

歷坎坷,且被歷史淹沒,“我就是要像搶救文物一樣把他們挖出來,頌揚他們?!?/p>

  3月9日,98歲的南僑機工蔡明訓去世?!八郧袄鲜钦f要請我在九龍吃飯,那是已經(jīng)糊涂了,我比較自豪的就是‘非典’時他神智清醒時去找他聊天記錄,給他拍照?!?/p>

  另一件讓他自豪的事是,今年90周歲的蘇榮祿,在2010年被國務院外事僑務辦公室確認,一步到位地納入南僑機工補助的范圍,一洗半個世紀的冷落。

  林衛(wèi)國說,蘇榮祿是在陳嘉庚號召僑工回國抗日前就從新加坡回到了中國,先在廣州;廣州淪陷,轉(zhuǎn)湖南;湖南淪陷,到昆明。在昆明學了駕駛,一直在為抗日戰(zhàn)爭運輸軍備物資,后來得國民黨將領杜聿明賞識,被調(diào)去北京為其家人開車,親眼見蔣介石、宋美齡,再以后,蘇榮祿托辭偷跑回家。

  3月9日,蔡明訓去世,山西就只剩蘇榮祿一個南僑機工了,“以前他到處跑,又去香港,又到新加坡”,現(xiàn)在“說話少了,離開輪椅和家人就不行,健康狀況也不好”。林衛(wèi)國說,“90歲了,也不能不老啊?!?/p>

  除了和時間賽跑,搶救歷史的人也在老去,和林衛(wèi)國一樣還在為南僑機工奔走呼號、搶救記錄的人不多了。

  “從新加坡回來的廈門的陳毅明、從泰國回來的葫蘆島的黃王奇、南僑機工的后代廣東的湯曉梅,馬來西亞回來的楊國賢重病化療期間還在編撰涉及4000人左右的《南僑機工英名錄》”。林衛(wèi)國說,“最小的湯曉梅都已經(jīng)拿到老年證了?!?/p>

  但還是有很多事可以做,林衛(wèi)國說,南僑機工的很多史料最多最全的應該在臺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