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僑華人

華人在海外傳承武術 讓中國武術在海外發(fā)光

2017年04月05日 10:5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葉永康在自己的武館內練習功夫。(美國《僑報》資料圖)
葉永康在自己的武館內練習功夫。(美國《僑報》資料圖)

  中國武術對外國人而言,一直充滿著神秘感。為了揭開這層面紗,生活在海外的華人武術家們,主動承擔起了傳承中國功夫的使命,令中華武術聞名于世。

  上個世紀70年代從中國香港移民到美國的葉永康,帶著武俠夢在紐約華埠開了當?shù)氐谝患引埿稳漯^。剛開始,和許多華人新移民一樣,葉永康為了貼補家庭并融入新生活,一邊學英文一邊在餐館打工。后來,因興趣使然,便開起了武館。他所開的葉氏龍形拳館,不僅教授龍形拳,還教廣受歡迎的太極拳和舞獅,多年來中外門徒已數(shù)以千計。葉永康說,他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想過要關閉武館,因為中國傳統(tǒng)功夫既已隨著他走出國門,他就有義務讓它在異國傳承。

  像葉永康這樣在海外傳承中華武術的華人還有很多,來自香港的郭威賢就是其中一個。

  郭威賢是美國一家武術學院的院長,專門教授詠春拳。從2007年辦校至今,他教授過的學生已超過200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歐美人。平時,學生們都會用中文稱呼他為“師傅”。因為在郭威賢看來,只有了解中國文化,才會尊重中華武術。從企業(yè)高管到華人武術家,他把愛好變成了自己一生的事業(yè),把傳播武德當成了自己的責任。“這是中國人的文化,中國人起碼要盡力把它做好。我跟我自己說,一定要把它做好?!?table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style="padding-right:10px;">

  華人武術家中有一道獨特的風景,那就是“80后”女孩陳敏。

  從小就對武術有濃厚興趣的陳敏,2007年從浙江省隊退役后,毅然決定到阿根廷發(fā)展,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辦起了武館。從基本功到招式拆解,陳敏既要求嚴格,又將中華武術本土化以便于學員接受。陳敏的專業(yè)與嚴謹,淡化了中國功夫的神秘感,增加了學員對中華武術的尊重與熱愛。她一直堅信,武術是中國文化的名片,這張名片所傳播的遠非幾個很酷的動作,更多的是武德中所包含的中華文化與傳統(tǒng)美德。陳敏在教學中時常會穿插講述一些武林中充滿正義感的小故事,也會把中華文化中克己復禮、尊老愛幼等元素融入其中。她所傳授的不僅僅是招式,更是中國人的生活態(tài)度。

  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武術在海外華人的傳播推廣下,已被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接受和認可。揭開中國功夫的神秘面紗,更能讓外國人讀懂中國。(游儀)

【責任編輯:劉郁菁】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僑華人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