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僑華人

最新諾獎預測出爐:華裔女科學家張遠成熱門

2017年09月22日 14:41   來源:澎湃新聞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

  原題:最新諾獎預測出爐:華裔女科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張遠成熱門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是學術界最大的盛事之一。隨著2017年諾貝爾獎公布的時間進入一個月倒計時,陸續(xù)有機構開始“押寶”誰會是今年的得主。

  當?shù)貢r間9月20日,科睿唯安(原湯森路透知識產權與科技事業(yè)部)公布了最新的“引文桂冠獎”,預測了22位可能在今年或未來,獲得生理學或醫(yī)學、物理、化學、經濟學諾貝爾獎的學者。

  其中,華裔科學家、美國匹茲堡大學醫(yī)學院病理學特聘教授張遠(Yuan Chang)和其丈夫、同為匹茲堡大學教授的帕特里克·摩爾(Patrick S. Moore)一同上榜生理學或醫(yī)學領域的“引文桂冠獎”。上榜原因是這對“夫妻檔”科學家一起發(fā)現(xiàn)了卡波濟氏肉瘤相關皰疹病毒(KSHV),又名人類皰疹病毒(HHV8)。

  張遠1959年出生于中國臺灣。除了KSHV/ HHV8病毒,她和摩爾還與他人一同發(fā)現(xiàn)了引起梅克爾細胞癌的梅克爾多元癌細胞病毒(MCV)。2012年,張遠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此外,俄羅斯物理學家Rashid A. Sunyaev、化學家Georgiy B. Shul‘pin也在榜中。Sunyaev幫助人類認識宇宙的起源、星系形成過程、黑洞吸積盤以及其它宇宙現(xiàn)象。Shul‘pin則對C-H鍵官能團化做出了重大貢獻。據(jù)悉,這是俄羅斯科學家首度入圍“引文桂冠獎”。

  自2002年起,科睿唯安每年都會公布“引文桂冠獎”得主,其評選的依據(jù),是Web of Science平臺(全球學術研究與發(fā)現(xiàn)平臺,涵蓋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藝術三大領域)中論文的引用頻次和影響力。

  15年間,已經有43 位獲得“引文桂冠獎”者榮膺諾貝爾獎。有的是在獲得該獎的幾年后摘得諾貝爾獎,有的則在當年“應驗”。著名華人科學家錢永健就曾在2008年先后獲得“引文桂冠獎”和諾貝爾獎。

  在一份新聞稿中,科睿唯安表示,根據(jù)他們的分析,201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很可能”頒發(fā)給檢測到黑洞合并產生引力波的科學家,而他們的2016年“引文桂冠獎”得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Kip S. Thorne和麻省理工學院的Rainer Weiss將可能是熱門。

  2017年有著“諾貝爾獎風向標”之稱的“引文桂冠獎”得主:

  【生理學或醫(yī)學領域】

  Lewis C. Cantley 美國桑德拉和愛德華·梅耶癌癥中心梅耶主任,威爾康乃爾醫(yī)學院癌癥生物醫(yī)學教授

  (獲獎原因:發(fā)現(xiàn)了磷酸肌醇-3-激酶(PI3K)的信號通路并闡明其在腫瘤生長中的作用)

  Karl J. Friston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維康基金會神經造影中心教授、維康基金會首席研究員

  (獲獎原因:通過統(tǒng)計參數(shù)映象和基于體素的形態(tài)學分析對腦成像數(shù)據(jù)分析做出了重要貢獻)

  張遠(Yuan Chang) 美國匹茲堡大學醫(yī)學院病理學特聘教授、癌癥病毒學名譽教授、美國癌癥學會研究教授;Patrick S. Moore 美國匹茲堡大學醫(yī)學院癌癥研究所癌癥病毒學項目主任、微生物學和分子遺傳學特聘教授、美國癌癥學會研究教授、匹茲堡創(chuàng)新癌癥研究基金會主席

  (獲獎原因:發(fā)現(xiàn)了卡波濟氏肉瘤相關皰疹病毒/人類皰疹病毒(KSHV/ HHV8))

  【物理學領域】

  Phaedon Avouris 美國國際商業(yè)機器公司(IBM)研究員、美國紐約州約克敦海茨Thomas J. Watson研究中心納米科學與技術組組長;Cornelis Dekkerei 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科維理納米科學研究所主任;Paul McEuen 美國康奈爾大學物理系物理學John A. Newman教授

  (獲獎原因:對碳基電子學做出了重大貢獻)

  Mitchell J. Feigenbaum 美國洛克菲勒大學數(shù)學物理實驗室Toyota教授

  (獲獎原因:混沌理論和非線性領域的先驅,發(fā)現(xiàn)了費根鮑姆常數(shù))

  Rashid A. Sunyaev 1982-2002年擔任莫斯科俄羅斯科學院空間研究所高能天體物理系主任,并于1992年開始擔任首席科學家;2010年擔任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訪問教授

  (獲獎原因:幫助人類認識了宇宙的起源、星系形成過程、黑洞吸積盤以及其它宇宙現(xiàn)象)

  【化學領域】

  John E. Bercaw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化學與化學工程系Centennial化學名譽退休教授;Robert G. Bergman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瘜W系Gerald E.K. Branch特聘教授;Georgiy B. Shul‘pin 俄羅斯科學院謝苗諾夫化學物理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獲獎原因:對C-H鍵官能團化做出了重大貢獻)

  Jens N rskov 美國斯坦福大學工程學院Leland T. Edwards教授、光子學教授、化學工程系普雷科特能源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獲獎原因:在實體面材的多相催化的理論和實踐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Tsutomu Miyasaka 日本桐蔭橫濱大學生物醫(yī)學工程學院、工程學研究生院光電化學與能源科學教授;Nam-Gyu Park 韓國成均館大學化學工程學院教授;Henry J. Snaith

  英國牛津大學克拉倫登實驗室物理學教授

  (獲獎原因:發(fā)現(xiàn)并應用鈣鈦礦材料實現(xiàn)有效的能源轉換)

  【經濟學領域】

  Colin F. Camerer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院行為金融學和經濟學Robert Kirby教授、陳天橋雒芊芊腦科學研究學院領導主席;George F. Loewenstein 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經濟學和心理學Herbert A. Simon大學教授

  (獲獎原因:對行為經濟學和神經經濟學進行了開創(chuàng)性研究)

  Robert E. Hall 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Robert and Carole McNeil Joint Hoover高級研究員兼經濟學教授

  (獲獎原因:對勞動生產力的分析及其對經濟衰退和失業(yè)的研究)

  Michael C. Jensen 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Jesse Isidor Straus工商管理榮譽退休教授;Stewart C. Myers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金融經濟學Robert C. Merton榮譽退休教授;Raghuram G. Rajan 美國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金融學Katherine Dusak Miller杰出教授

  (獲獎原因:在闡明企業(yè)融資決策維度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

【責任編輯:周兆軍】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僑華人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