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僑華人

“僑”這新時代:文化交融直接關乎民心的相通

2017年11月29日 13:36   來源:中國僑網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當地時間11月20日,南京市僑聯副主席林柏(右一)向莫斯科孔子文化促進會會長姜彥彬贈送會旗。 王修君 攝
    當地時間11月20日,南京市僑聯副主席林柏(右一)向莫斯科孔子文化促進會會長姜彥彬贈送會旗。 王修君 攝

  中共十九大昭示,中國進入一個新時代。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對世界作出的貢獻,新的高度在砥礪奮進中積累、質變。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廣泛團結聯系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共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如今,新的征程已經開啟。

  “‘僑’這新時代”主題征文活動發(fā)起后,海內外僑界踴躍來稿。一篇篇優(yōu)秀征文陸續(xù)與大家見面,共同講述廣大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眼中、心中的新時代。

——編者按

文化交融直接關乎民心的相通

姜彥彬

  目前對中俄兩國關系上下一致的定位是“歷史上最好的時期”。

  普京曾說:俄中關系簡單地稱之為戰(zhàn)略協作已經不夠了。因此,我們開始說它是全面戰(zhàn)略協作伙伴關系。不斷鞏固和發(fā)展這個“全面戰(zhàn)略協作伙伴關系”有兩大支點:

  一大支點是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和俄羅斯提出的“歐亞經濟聯盟”建設的對接合作。2015年5月,習近平主席與普京總統共同簽署并發(fā)表了《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這表明了兩國打造命運共同體的堅定意志?!懊\共同體”,把兩國緊密連在了一起;

  第二大支點就是兩國間的人文交流合作。兩國間成立了人文合作委員會,分別有兩國政府副總理擔綱。幾年來,年年有大動作,新舉措:“互設國家年”、“語言年”、“旅游年”、“青年友好交流年”、“媒體交流年”等等。

  中俄全面戰(zhàn)略協作伙伴關系的這兩大支點,一個屬于戰(zhàn)略引領,務實合作,直接造福于兩國人民;一個屬于民心工程,致力于社會和民意基礎,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我在俄羅斯二十多年,據我觀察,俄羅斯民族一大特點就是崇尚強者。

  有個中國學生畢業(yè)后留在莫斯科發(fā)展,他的朋友圈90%以上都是俄羅斯人,且關系非常好。他說,他和俄羅斯同學間的親密關系都是用拳頭打出來的,“經歷了一系列戰(zhàn)事,我擺平一個,服氣一個,鐵一個,這一鐵就是十幾年!”由于有這么一個同班、同校的俄羅斯同學圈,他算是真正融入了俄羅斯社會,生意、生活順風順水。

  另一個中國小伙的經歷更為傳奇。上學期間,他和一個俄羅斯姑娘相愛,而且自訂終身。但在未來的丈母娘面前遇到了問題。丈母娘說,娶我的閨女可以,看你像不像一個俄羅斯男人。

  俄羅斯人家的別墅基本都在郊外森林里,過冬取暖多數靠的是木材。在蘇聯和俄羅斯的文藝作品中有這樣的描述,一截圓木,一斧頭下去劈成兩半,再來兩下,一分四,用來燒火。俄羅斯冬天零下幾十度,郊外做飯取暖全靠它。入冬前隨處可以看到家家院里都擺著一排排的木柴,劈柴是俄羅斯男人的必修課。劈柴我體驗過,既需要力氣,又需要技巧。這一關我們的中國小伙過了。

  姑娘的表叔又出了一個題目,比吃肉!表叔是雅庫特族俄羅斯公民,屬于半游牧民族。

  表叔說:“我們吃肉的能耐在地球上數第二,你真敢和我比?”

  小伙好奇地問:“誰是第一呀?”

  表叔說:“狼!”

  這個時候,小伙的心上人、俄羅斯姑娘出面解圍了:“表叔,我們家今天沒有那么多肉讓你們比,你去弄頭馬鹿來再比吧?!?/p>

  一頭成年馬鹿通常有三四百公斤重,足夠他們比試的。

  沒過幾天,姑娘的堂哥又約了喝酒。一場下來,每人喝下去一升多伏特加。我問小伙,誰贏了?他說他贏了,“那個堂哥當場就鉆桌子底下了,我是站起來,走出門才倒下的?!?/p>

  就這樣,連過三關,才把姑娘娶到手,結婚第一胎就是個雙胞胎,一對千金,現在兩個混血的漂亮閨女已七八歲,上學了。我告訴小伙兒,一定要生“二胎”,運氣好再來個雙胞胎,兩個兒子?!昂?,我一定努力!”小伙答復很爽快。

  俄羅斯民族另一個特點是豪爽、奔放,反映在女人身上,那叫熱情。我們國內到莫斯科的一個業(yè)余演出團體,有位姓胡的口琴演奏老師,50來歲,一米九的個頭,男人味很足。在莫斯科演出加旅游,一來二往幾天下來,贏得了俄羅斯陪同女士達尼婭的芳心。

  這期間,我們莫斯科孔子文化促進會邀請幾位老師到我們協會做客,胡老師給我看了兩張合影。第一張合影中,俄羅斯女士含情脈脈,小鳥依人,緊靠著這位胡大哥,可胡大哥兩腿并攏,收腹挺胸,兩手自然下垂,中指貼于褲縫,平視前方。第二張合影,俄羅斯女士已經不是和胡大哥并排站立,而是呈45度角倒向了胡大哥,可胡大哥依舊巍然屹立,巋然不動!顯然,胡大哥有些不解風情,但俄羅斯民族的奔放熱情,也可見一斑。

  由此可見,中俄兩國的文化、社情、民風的差異還是很大的,要做到民心相通,融合這種差異是何等重要!

  【作者姜彥彬系莫斯科孔子文化促進會會長】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僑華人頻道精選: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