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僑華人

“僑”這新時代:與德國人談論中國的點點滴滴

2017年12月12日 15:59   來源:中國僑網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就在英國和歐盟當局為“脫歐”談判而愁眉緊鎖之際,德國法蘭克福已主動出擊,積極承接由于英國與歐盟“分手”所帶來的機遇。中新社記者近日在法蘭克福采訪注意到,如何吸引更多中國企業(yè)前來落戶,已成為當地圍繞英國脫歐所做的招商推廣中的重要一環(huán)。圖為吸引大批小型初創(chuàng)企業(yè)落戶的法蘭克福TechQuartier。 中新社記者 彭大偉 攝  

  中共十九大昭示,中國進入一個新時代。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對世界作出的貢獻,新的高度在砥礪奮進中積累、質變。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廣泛團結聯系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共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如今,新的征程已經開啟。

  “‘僑’這新時代”主題征文活動發(fā)起后,海內外僑界踴躍來稿。一篇篇優(yōu)秀征文陸續(xù)與大家見面,共同講述廣大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眼中、心中的新時代。

——編者按

留德散記

鮮于靜雨

  來德國留學是在2014年的秋天,已經入學的學長學姐們和我們剛來的新生聚餐。我們一臉新奇,聽他們暢聊留學德國的趣事。還記得那個時候大家最關心的話題是,怎么才能畢業(yè)后在德國找到一份工作。大家在畢業(yè)后的去向問題上仿佛有一種默契。

  來德國一個月的時候,我找好長租的房子安頓下來。為了能提高德語,我每周會找語言班的小伙伴一起喝咖啡。跟他們聊天的時候會有一點害羞,他們卻會主動找我說起來:“我喜歡吃中餐。”“我在中國工作過,我喜歡中國?!薄澳憧次屹I的這個東西,是中國制造呢!”一個叫麥克斯的德國人,是同學帶來的語伴,他瞪大眼睛,用很夸張的表情對我說:“我去過很多國家,每個國家都有很多中國人,我認為中國人會占領地球?!蔽衣犕旯笮Γ瑑刃膮s有思鄉(xiāng)的傷感涌動,突然就理解了為什么央視春晚每年都會有給遠在海外的國人拜年的環(huán)節(jié)。

  租的房子我很滿意,跟德國房東太太一塊住在小城靠近樹林的公寓。老太太雖然快八十歲了,人卻很精神。有一次在廚房跟她聊天,她問我學什么專業(yè),我說學機械的。她眼睛一亮:“中國有女孩子愿意學機械呀?”我說:“是啊,學工科的女生在中國也有很多機會?!彼龎旱吐曇舾艺f:“我看了新聞了,互聯網時代,現在德國都沒什么人才,看看你們中國和印度的年輕人,我們德國公司就需要你們這些人才。”我連忙擺手笑道:“德國機械很厲害,我們是來取經的?!毙睦飬s很高興,因為她愿意通過新聞和跟我交談來了解中國。事實上,并不是每一個德國人都會像我房東這樣,之前她朋友來拜訪她,恰好我在家,她朋友問我:“中國的書是豎著看的嗎?”“中國人都吃狗肉嗎?”那個時候聊天聊得很尷尬。

  轉眼過了一年,我通過德語考試之后就開始了專業(yè)課。VR前景大熱,我便選了一門相關的課程去聽。第一節(jié)課是課程內容介紹,課件最后老師放了一張孔子的圖片和名言。

  教授說她很喜歡這位中國的先賢,并用保加利亞口味的德語解釋道:“學從做中來。”我很詫異,這位來自保加利亞的杰出女性,不僅成功在德國高等院校評了教授和研究院的一把手,居然還對中國文化有所涉獵。教授很忙,如果不能來上課會提前預告,經常是因為要去中國出差,研究所在蘇州有項目,出差回來之后會講在中國的見聞,比如去某個會議見到了Jack Ma。作為中國人,我不止一次在這邊的課堂上聽教授們講中國,中國在發(fā)展什么,中國哪些項目他們有參與……每一次被提到都很激動,感覺遠在八千多公里之外的祖國仿佛很近。縱然在網上看到祖國高速發(fā)展的新聞,還是不如在課堂上感受得真切。

  今年秋天,電影《戰(zhàn)狼2》在德國小城卡爾斯魯厄的電影院上映,幾個朋友一起看完電影,心潮澎湃。我們漫步在被夜幕籠罩的靜謐街道上,一個之前在慕尼黑寶馬總部實習過的鄭同學不由感慨:“你們知道嗎,我們公司小組在開會的時候,討論的就是幾款專門針對中國市場的車型?!绷硪粋€在斯圖加特博世公司寫畢設的艾同學說:“上周大Boss開會還專門提了要深入研究中國的市場規(guī)律?!币呀洰厴I(yè)留德工作的于同學說:“這幾年他們招中國留學生招的不少,誰讓我們國家發(fā)展越來越好,你們要把握機會哦?!蓖蝗话察o了一秒,正面臨找實習的我說:“國內發(fā)展正猛,我倒是想直接回國實習,看看國內什么情況?!卑瑢W拍了拍我肩膀:“正好啊,我打算直接回國工作了?!?/p>

  這是在德國的第三個秋天,幸運如我,遇到這大國崛起的好時候,因為是中國人,感受到許多關注和善意。就像電影《戰(zhàn)狼2》里描述的那樣,即使獨自在異國他鄉(xiāng),因為背后有強大的祖國,而充滿了安全感。

  【作者鮮于靜雨系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留學生】

【責任編輯:張金杰】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僑華人頻道精選: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