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僑華人

“僑”這新時代:恩師教我“一帶一路”

2018年01月05日 13:20   來源:中國僑網(wǎng)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作者(左)和80歲的王貽琦老師
作者(左)和80歲的王貽琦老師

  中共十九大昭示,中國進入一個新時代。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對世界作出的貢獻,新的高度在砥礪奮進中積累、質(zhì)變。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diào),“廣泛團結(jié)聯(lián)系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共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如今,新的征程已經(jīng)開啟。

  “‘僑’這新時代”主題征文活動發(fā)起后,海內(nèi)外僑界踴躍來稿。一篇篇優(yōu)秀征文陸續(xù)與大家見面,共同講述廣大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眼中、心中的新時代。

——編者按

恩師教我“一帶一路”

王虹

  幾年前微信上的老同學告訴我:“咱們初中班主任王老師一直惦著你,到處找你的聯(lián)系方式,現(xiàn)在老師有微信了,你要不要加上?”王貽琦老師?當然要加!

  王老師除了是班主任,也是我的語文老師,讓我當課代表,那得意門生不是吹的。當年老師就特別喜歡我的作文,拿去教育局參加作文比賽和朗誦比賽,各種得獎。以至于有一次他在班上讀我作文,結(jié)尾是:“快長吧,健康的小白楊,經(jīng)受風雨,面向霞光……”,后來有同學模仿我的結(jié)尾,說是:“快長吧,健康的小白羊,”還惹了老師生氣。

  出國后,很久沒有回國,老師也搬了家,從此失去了聯(lián)系。然而我在當?shù)厝A文報紙上開專欄、寫文章,后來我們還創(chuàng)辦了華文刊物,很多人說有共鳴、有感動,每當聽到讀者反饋,就會想起恩師王老師。

  2017年有機會回國參加活動,在活動中聽到了很多有關“一帶一路”的討論,特別是華文媒體在“一帶一路”中起的作用,有很多感觸,也覺得學到不少東西。

  活動完了,匆匆回家鄉(xiāng)看看,當然要探望多年未見的王老師。有了微信好方便,早就跟老師聯(lián)系上了。我說師恩難忘,一定要在最好的餐館請老師和師母吃飯,還帶了幾本《楓華之聲》雜志給他們。結(jié)果到了約好的車站見面,老師堅持要領我去家里吃飯。一進門我就驚呆了,老師和師母已經(jīng)做好了一大桌精美的青島海鮮菜,樣樣都飄著我夢中的香味。

  王老師問我的工作和生活,捧著我拿回來的《楓華之聲》愛不釋手。我夸老師是伯樂,并問他退休了都干什么,是去到海邊跳廣場舞嗎?老師搖搖頭,興沖沖從里屋抱出三本厚厚的大夾子。他說學校讓退休教師做剪報活動,年底還做評選,這是他這三年里的三本剪報。

  匆匆翻完,我的心里充滿震動和感動。親愛的老師用兩本厚厚的剪報記錄了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一段征程。老師的用心和認真一如當年。剪報里面還有他用彩筆畫的各種花邊框,以及一些詩句補白。讓我想起來小時候在嘉峪關學校的教室里寫黑板報的情景。

  我注意到剪報有一頁的大題目是“習近平訪英”。然后下面是中號題目:中英達成59項協(xié)議,再下面清楚地分列著這些協(xié)議的內(nèi)容,比如:政府間和非政府間有13項(包括與劍橋大學發(fā)起二戰(zhàn)課題研究);商業(yè)協(xié)議28項,包括光明牛奶將在上海合建“夢想花園”;還有18項其他成果,包括聯(lián)合撤僑室內(nèi)演練,等等,一目了然,清楚明白。老師還在該頁底部貼上一塊紅框,上面寫著:“中英相隔萬里,但是雖遠猶近?!敝v老實話,老師剪報中的很多內(nèi)容我原來都不清楚。

  有了歐洲,還有非洲,有一頁剪報用很大的黑體字標題“提供600億美元支持中非合作”。下面是習主席在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nèi)斯堡峰會開幕式上的講話。這一頁,還記載了習主席出席中非領導人與工商界代表高層對話暨第五屆中非企業(yè)家大會閉幕式并發(fā)表講話,再次承諾為非洲工業(yè)化提供支持。

  我看到老師有意識地聚集了五大洲各個地方的有關信息。

  王老師的剪報圖文并茂。在有關美國內(nèi)容的一頁中,有一張習主席和夫人手牽手大氣走下飛機的大照片,配合著標題:構建新型大國關系,推進中美合作共贏。有幾張剪報則沒有具體文字,而是讓一行行標題突出內(nèi)容:

  •出訪行程繞地球六圈(習主席上任后已經(jīng)造訪32國,飛行計240小時)

  •華盛頓州對華出口位列全美各州之首

  •訪美第一單:訂購300架波音

  •高中學生送給習近平一號球衣,并用中文說你好

  王老師看來已經(jīng)是剪報專家了。在另一頁有關習主席在亞太經(jīng)合組織第二十三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并講話的剪報中,上部一大方框是講話概要和照片:推進合作共贏,共促亞太繁榮;而下面一小方框是: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直接就告訴了大家“一帶一路”對老百姓的影響,讓大家知道“一帶一路”與我們有關。

  另一張剪報的標題是《二十國集團民間社會會議在青開幕》,主題為“消除貧困,綠色發(fā)展,創(chuàng)新驅(qū)動與民間貢獻”。我真的好佩服我的王老師,他的剪報讓人不僅看到“一帶一路”與國家的關系,還有與普通人民的關系。

  王老師做的“一帶一路”剪報真的是好看。他不只是剪下來一段文章貼上就完了,而且還做上花邊,甚至寫上一些引言或者詞句來加深本頁的重點。在一頁以“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為主題的剪報中,除了有習主席在APEC峰會上的發(fā)言主旨和新華社的時評,老師還在旁邊畫了一個框,用非常有力的字跡寫上:“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p>

王老師制作的“一帶一路”剪報。(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王老師制作的“一帶一路”剪報。(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讀著老師的剪報,我不僅僅是感到老師對于“一帶一路”資料的詳實積累和認真保留,更發(fā)現(xiàn)自己對于“一帶一路”的前景有了更清楚的認識和信心。老師還畫了一張流程圖,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十大民生獲得感清楚地列了出來。我發(fā)現(xiàn)這些會吸引更多的外國人了解認識“一帶一路”。誰不愿意有更多崗位更多收入呢?誰不愿意出行更方便呢?誰不愿意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到改善、醫(yī)療水平逐步提高、金融服務更加方便?

  在王老師家的這一天,我好像上了一堂大課,對“一帶一路”有了很多不尋常的認識。她不再是泛泛的空談, 而是一張非常美好的、有具體內(nèi)容的藍圖;她不只是中國的,而且是全球的、是人類的;她也不僅僅只是倡議,步伐已經(jīng)邁出,碩果開始結(jié)下,包括我們的人民如王老師這樣積極支持參與這一藍圖。

  可惜我不能把80歲恩師的珍貴剪報冊帶回加拿大。但是我想分享他的故事,就像我在加拿大也一直分享中國人的故事和加拿大人的故事。這“一帶一路”將會讓世界變小、人心變大。

  王老師的剪報上有一頁提到中國將在2019年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我期待著聽到新的中國故事,也再讀到我親愛的恩師王貽琦老師的新剪報,我倆一起,繼續(xù)見證“一帶一路”的開拓和發(fā)展。

  【王虹,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英語中心學生顧問,《楓華之聲》總編】

【責任編輯:于淇】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僑華人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