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僑華人

全球華媒關注中國兩會:經濟、外交、機構改革成焦點

2018年03月02日 20: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2月27日,位于北京梅地亞中心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和全國政協(xié)十三屆一次會議新聞中心正式啟用。<a target='_blank' >中新社</a>記者 富田 攝
2月27日,位于北京梅地亞中心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和全國政協(xié)十三屆一次會議新聞中心正式啟用。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兩會速遞)全球華媒關注中國兩會:經濟、外交、機構改革成焦點

  中新社北京3月2日電 (記者 周兆軍)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牽動世界目光,全球華文媒體也已蓄勢待發(fā),期待透過兩會觀察中國的未來走向。從多家海外華媒向中新社反饋的調查問卷可見,經濟走勢、外交政策、機構改革等議題成為關注焦點。

  法國《歐洲時報》已連續(xù)多日刊發(fā)兩會前瞻,并將在兩會期間以每天2至4個版的篇幅全方位報道會議進程。該報總編輯梁揚表示,歐洲時報的特派記者已抵達北京現(xiàn)場采訪,法國總部也已安排精兵強將值守后方。除了報紙的專題版面,歐洲時報的“兩微一端”、法語雜志、多語種網站都將兩會作為近期報道重點。

  日本《東方新報》將在兩會期間推出多期封面報道,密切追蹤兩會熱點議題。東方新報總編輯孫冉表示,作為一家日本華文媒體,東方新報將著重關注兩會上有關中日關系發(fā)展的議題。此外,日本華僑華人關注的涉僑政策、海外人才回國創(chuàng)業(yè)等話題也是報道重頭戲。

關鍵詞:19大 人民大會堂 紅旗 全國兩會 <a target='_blank' >中新社</a>發(fā) 王徐 攝 圖片來源:CNSPHOTO
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牽動世界目光,全球華文媒體也已蓄勢待發(fā),期待透過兩會觀察中國的未來走向。圖為人民大會堂資料圖  中新社發(fā) 王徐 攝 圖片來源:CNSPHOTO

  2018年是中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guī)劃承上啟下關鍵一年,中國經濟走勢引發(fā)廣泛關注,海外華媒也不例外。香港《文匯報》發(fā)表文章稱,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現(xiàn)代化經濟體系”,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專門就建設現(xiàn)代化經濟體系舉行集體學習,可見建設現(xiàn)代化經濟體系這一任務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俄羅斯《龍報》在經濟議題方面尤為關注中俄之間的經貿合作,該報總編輯商永說,中俄兩國的經貿合作是俄羅斯華人讀者普遍關心的話題,《龍報》在兩會期間將重視采訪來自東北三省的代表、委員。

  全國兩會是外界觀察中國外交“風向標”的重要窗口,海外華文媒體的兩會報道也在外交領域著墨甚多。美國《僑報》的兩會前瞻文章指出,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10周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周年,中國外交將重在落實成果、穩(wěn)中求進,繼續(xù)推動國際秩序改革和全球治理完善。

  兩會前夕,中共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和《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改革”成為華文媒體兩會報道的高頻詞。香港《大公報》發(fā)表文章稱,這一股改革浪潮的掀起,建基于過去四十年積累下來的建設成果和開放思維,更得益于五年來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刀闊斧、砥礪奮進。

  此外,扶貧、反腐、環(huán)保、食品安全等議題,也都登上海外華媒關注中國兩會的問題清單。

  值得一提的是,海外華文媒體的兩會報道除了服務華人讀者,也力爭用多語種方式向所在國主流社會讀者傳播兩會資訊。日本《東方新報》與日本雅虎合作,向主流網站提供有關兩會的日文稿件。西班牙《歐華報》將在其西班牙語網站上開辟兩會專欄,并在臉書、推特等社交媒體上進行全方位報道。(完)

【責任編輯:于淇】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僑華人頻道精選:

網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