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前進首博讀城:把北京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原標題:“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 出國留學前 進博物館“讀城”
本報訊(記者 劉冕)昨天(30日)下午,一場拜師禮在首都博物館舉行。18位師父是平均年齡65歲的芳華隊志愿講解員,50位徒弟是平均年齡不滿18歲的準留學生。
未來一周,師父們將帶著徒弟在首博學北京歷史,講老例兒?!八麄兗磳㈦x開家鄉(xiāng),去遠方學習。臨行前最好的禮物是讀懂家鄉(xiāng)。”首博新聞發(fā)言人楊丹丹說。
開展這次培訓,其實是因為每逢假期,就有人找到首博,希望給回家過假期的留學生補上鄉(xiāng)愁這堂課。楊丹丹說:“有些孩子離開家才發(fā)現(xiàn),提起大英博物館、美國歷史都可以侃侃而談,而對于自己的家鄉(xiāng)卻說不了幾句就詞窮了?!闭桑衲陾畹さこ霾顣r遇到了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八麄冇幸粋€護航計劃,主要是針對準留學生提供公益保障服務。我們一拍即合,決定今年暑假啟動首次首博文化使者‘讀城’公益項目培訓。”
上周,培訓都在首博外進行,孩子們逛中軸線,爬景山遠眺鐘鼓樓,聽侯仁之弟子、中科院院士朱祖希講北京城始末;用一張紙折成漢服,學華夏禮儀……朱祖希語重心長地告訴孩子們:“北京城就像一本大書,需要去閱讀,只有理解才能更好地保護。侯仁之先生有句話‘知之于深,愛之于切’,對人如此,對城如此,對國亦如此,了解得越深愛得越深。”
本周,培訓進館。每名孩子要選擇三五件展廳里富含北京元素的展品,試著自己寫講解詞,把北京故事講給更多人聽?!皩W知識,更要學規(guī)矩?!崩钴娛欠既A隊的一名志愿者,她正在給本周的課程列計劃:“每次上崗前,要提前半小時到崗;回家后,還要閱讀查閱資料,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要尊重觀眾,認真對待每一個問題……這些小事兒,我都要告訴自己的徒弟,這些是基本的禮儀。”
來自北京市西城外國語學校的姜太行計劃去國外學習。他說:“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對事物的認知,比如當我去國外求學時也會用中軸線的視角去審視當?shù)氐某鞘幸?guī)劃和格局,這是傳統(tǒng)文化留給我的烙印?!?/p>
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楊丹丹說:“我們希望通過培訓,讓孩子們了解家鄉(xiāng),成為文化小使者,帶著自信走出國門?!?div class="or9v7vo" id="function_code_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