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新戰(zhàn)“疫”公開課 中國專家與澳律師團隊為留學生解壓
澳新戰(zhàn)“疫”公開課 國內心理專家與澳律師團隊為留學生解壓
人民網悉尼4月23日電 4月23日晚,在中國駐阿德萊德總領事何嵐菁的提議下,人民網澳新頻道、人民視頻組織了一場專門為留學生推出的澳新戰(zhàn)“疫”公開課。邀請國內首位走進新冠肺炎病房的心理科醫(yī)生肖勁松,以及澳大利亞資深律師孫晶及其團隊為中國留學生解壓,教大家在特殊時期如何穩(wěn)固心理防線,做好留學權益保護。
來自澳大利亞首都地區(qū)、北領地、新州、維州、昆州、塔州、南澳州、西澳州高校中國學聯,以及新西蘭多所學校中國學聯的23位留學生代表參與了此次直播。此次公開課也得到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駐阿德萊德總領館、駐墨爾本總領館、駐布里斯班總領館、駐悉尼總領館以及駐克萊斯特徹奇總領館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中國工商銀行悉尼分行的支持。
心理科醫(yī)生的一線抗疫經歷
肖勁松現場分享了他在武漢前線的抗疫經歷。作為第一位走進新冠肺炎病房的心理科醫(yī)生,他在武漢封城當日,帶領團隊開始為重癥感染者、醫(yī)護人員和普通武漢市民提供全天候的心理咨詢服務。他說,心理醫(yī)生的任務就是解決病人的心理問題。比如有患者有自殺傾向,無法配合治療,便需要心理醫(yī)生進入病房緊急干預。安撫患者情緒,打開患者心結。此外,在方艙醫(yī)院中,輕癥病人的心理治療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面對疫情切勿過度焦慮 心理解壓是關鍵
肖勁松說道,在疫情面前留學生存在恐慌情緒很正常,但切勿過度焦慮。焦慮情緒通常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疾病焦慮”狀態(tài)。其表現為對疫情焦慮擔憂,猶如驚弓之鳥。二是“軀體化癥狀”。表現出真實地感受到發(fā)燒、不適等身體狀況,這其實屬于心理問題。三為“心理疲勞”。即被一件事影響過深,反復刺激,從而產生疲勞,出現長時間后的心理麻木。對于這種“疲勞”,如果沒有影響正常的生活學習工作,則不用進行干預;如果產生焦慮,導致學生的生活學習狀態(tài)發(fā)生負面改變,如學習效率下降、生活受到很大影響等,則需要進行心理干預。
對此,肖勁松指出,進行“心理干預”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層面是自我調節(jié)。在此過程中,他建議大家建立和家庭之間的及時聯系,形成一個情感支持系統(tǒng)。如和家人經常處于視頻、音頻連線狀態(tài),模擬和虛擬家庭環(huán)境,營造家庭氛圍,幫助留學生克服思鄉(xiāng)之情。第二個層面是建立社區(qū)生活以及醫(yī)療支持系統(tǒng)。他解釋道,留學生應多關注周圍的醫(yī)療設施和環(huán)境,對于去哪里就醫(yī)、如何就醫(yī)以及法律方面常識要做到心中有數。第三方面是注意自我心理減壓。首先可以轉移注意力,通過聽音樂、看書等娛樂休閑方式減壓。同時,注意多和親朋好友交流溝通。此外,還應與澳新當地的華人團體進行聯系。
他還稱,如果焦慮情緒嚴重影響到睡眠、飲食,或者體重下降明顯,建議去醫(yī)院尋求醫(yī)療幫助。
堅持“一戴三洗”、“安全社交距離”及“咳嗽禮儀”
肖勁松向留學生介紹了防疫中關鍵的“一戴三洗”、“安全社交距離”以及“咳嗽禮儀”?!耙淮魅础奔词彝獯骺谡?,歸家后要洗手洗臉洗澡。同時,建議保持1.5米至2米的安全社交距離。他強調,大家應有一個科學認知,以防無謂的恐慌。新冠肺炎作為一種典型的、人傳人的病毒,只要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就不會被傳染。
平常心看待文化差異和歧視現象 外出結伴而行
在許多國家,不強調人人戴口罩。肖勁松表示,在防疫過程中文化差異是一個重要且不可避免的問題。他說,留學生不要立于“危墻之下”,佩戴口罩可根據不同情況而定。此外,面對近日澳大利亞出現的個別歧視現象,他建議留學生避免落單情況,結伴而行,以此降低因文化差異而受到歧視的機率。肖勁松還說,歧視情況并非普遍現象,希望大家保持平常客觀的心態(tài)。
面對歧視 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利
孫晶從法律層面解讀如何應對種族歧視。談及種族歧視,實際行為體現在言語上的謾罵辱罵,以及直接的人身攻擊兩個方面。她表示,這些在澳大利亞皆屬于犯罪行為。遇到此類情況,應通過正當的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利。同時也可以通過拍攝視頻、向同行者求助、求助警察、調取監(jiān)控、申請暴力禁止令等取證措施,保障自身權益。
辯證看待 “線上課程”
部分學生稱 “線上課程”質量不及正常的教學模式,學習效率也有所下降。對此,肖勁松指出,疫情之下教學模式發(fā)生變化,學生的學習模式也應順勢而變。學生應辯證地看待此問題。此前調查顯示,70%的學生認為網課不如實體教學。但同時也應看到,網課及考試考察模式也在不斷完善。學生應加強和老師同學線上互動交流,共同討論學習問題。
處理人際交往矛盾:尊重他人隱私 多溝通
因不少留學生與他人進行合租,疫情下大家都鮮少外出。如何妥善處理朝夕相處產生的矛盾,孫晶建議,應通過溝通交流的方式解決問題,切勿觸犯法律,侵犯對方個人隱私。同時,也可通過澳新地區(qū)提供的免費心理咨詢電話服務,以及翻譯機構尋求心理咨詢。
遵從租房合約 用法律武器維權
此次疫情,導致大部分留學生面臨各種棘手的租房問題,如被房東拒絕入住、人在國內退租無果等。面對學生代表的提問,孫晶強調,留學生應學會通過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經濟權益,同時要遵從租房合約。她稱,澳大利亞政府也針對疫情下的特殊形勢推出一些租房政策,旨在讓租客和房東盡可能通過協商的方式解決租金等問題。
留學生簽證問題對策
此外,因旅行禁令的實施,留學生辦理護照更換、申請工作簽證等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對于現存的各種簽證問題,黃雨文律師從法律層面做出了專業(yè)的解答。他稱,中國駐澳大利亞使領館也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大家可通過郵件和電話聯系方式向使領館尋求幫助,處理緊急問題。(沈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