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云南德宏7月9日電 題:滇緬公路交界點的“前世今生”
中新社記者 繆超
一條蜿蜒的界河將山谷分成兩半,東北為中國畹町,西南是緬甸棒賽。河上并排架設兩座橋,新橋上裝載芒果、甘蔗、啤酒的貨車來來往往;舊橋旁的紀念碑刻有“滇緬、中印(史迪威)公路交匯點”字樣,游客排隊與之合影留念。
中新社記者近日探訪云南省德宏州瑞麗市畹町鎮(zhèn)。這座傣語里意為“太陽當頂”、隱秘在邊境叢林的小鎮(zhèn),曾在二戰(zhàn)時作為滇緬公路的出境交界點而被外界所知。
1937年,中國沿海地區(qū)及對外交通要道先后淪陷。國家生死存亡之際,約20萬名云南各族民眾靠雙手和簡單工具,在崇山峻嶺中修建約900公里的滇緬公路,成為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唯一能夠獲得國際援助物資的通道。
“我的父親犧牲在滇緬公路上。”居住在畹町鎮(zhèn)的耄耋老人葉曉東告訴記者,其父陳團圓是南僑機工。1939年至1945年間,3200多名來自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等國的華僑,組成“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簡稱“南僑機工”),在滇緬公路上大規(guī)模運輸抗戰(zhàn)軍需物資、搶修運輸車輛,他們中有1000余人獻出了生命。
1941年,日本集結重兵進攻緬甸,企圖切斷滇緬公路。次年,中國遠征軍從畹町出境赴緬作戰(zhàn)。畹町新合村年逾古稀的李洪剛說,“抗戰(zhàn)結束后,我父親與一些老兵在此解甲歸田、成家立業(yè),如今老兵都已逝去?!?/p>

在畹町橋頭,記者看到陳列著一個當年筑路用的石磙,上面刻有詩句:“萬眾筑血路,機工譜丹心。遠征壯歌行,鑄就抗日功?!鄙鷦用枥L著修筑滇緬公路之艱辛、南僑機工愛國之舉與遠征軍之悲壯。
抗戰(zhàn)勝利后,畹町在1952年被批準為中國首批國家一類口岸。改革開放之初,畹町率先和緬甸開展邊民互市和邊境小額貿易。大批東南亞華僑通過畹町口岸到中國探親訪友、投資經(jīng)商。
如今,畹町已成為中國知名邊貿旅游小鎮(zhèn),2025年上半年,畹町鎮(zhèn)接待游客9.2萬人次。在一處山頭上,聳立著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日紀念碑和紀念館。身為南僑機工后人的葉曉東,為父親和英烈們守碑已有20多年。每天清晨,他將紀念碑周圍清掃干凈,等待著海內外游客,“人們帶著一束束菊花前來祭奠和參觀”。

依托抗戰(zhàn)歷史和邊地文化,畹町建起一座邊關文化園,游客絡繹不絕。園內有中國遠征軍抗戰(zhàn)紀念館、中緬民族民俗館、世界錢幣館、世界郵票館,總藏品4萬余件,展出藏品2萬件。
作為中緬邊境貿易重要樞紐,畹町口岸現(xiàn)今建成兩大落地加工園區(qū)、三大物流轉運中心及四大類進口商品專業(yè)市場,日均處理農副產(chǎn)品超千噸。
記者離開畹町時,一輛輛裝載著緬甸“圣德龍”芒果的貨車正有序進入畹町口岸,待海關檢驗檢疫合格后,將發(fā)往昆明、成都、重慶等中國城市。(完)
華人頻道精選:
-
2025年7月9日 14:44:32
-
2025年7月6日 20:37:42
-
2025年7月4日 20:00:05
-
2025年7月4日 19:58:37
-
2025年7月4日 09:49:40
-
2025年7月4日 09:44:36
-
2025年7月4日 08:50:30
-
2025年7月3日 10:47:17
- (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滇緬公路交界點的“前世今生”
- 全球文明對話部長級會議在即 嘉賓們來中國做了什么準備?
- 特朗普“點名”14國加稅懸而未決,但這一點已成定局
- 人這一輩子,一定要去一趟“中國畫里鄉(xiāng)村”
- 浙江云和統(tǒng)一戰(zhàn)線聚力“三大工程” 賦能鄉(xiāng)村共富
- (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守護飛虎隊歷史 讓殘碑背后的家國記憶重新鮮活
- 瑙魯總統(tǒng)戴維·阿迪昂廣東尋根記:大榕樹下話鄉(xiāng)情
- 傳統(tǒng)非遺“遇見”新朋友:美國華裔青少年在體驗中了解中國
- 駐澳大使肖千:推動中澳關系穩(wěn)中有進正當其時
- 中國駐菲使館發(fā)言人談中方制裁菲前參議員托倫蒂諾有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