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文教育

河源教師的印尼支教行:華文教育不只是學寫漢字

2016年07月14日 10:31   來源:河源鄉(xiāng)情報   參與互動
字號:
2016年在印尼泗水總領事迎春春節(jié)招待會上,張立(左)作畫贈給總領事于紅。
    2016年在印尼泗水總領事迎春春節(jié)招待會上,張立(左)作畫贈給總領事于紅。

  (本報記者 謝思思 實習記者 劉婷婷)從印尼回國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了,源城區(qū)嘯仙中學張立老師仍舊難忘印度尼西亞的山山水水,以及那些傾盡一生傳承中華文化的海外華人。2015年,國家僑務辦公室在廣東省公辦學校挑選一批優(yōu)秀老師赴印度尼西亞華文學校支教,張立憑借優(yōu)異的成績通過選拔,成為支教隊員中的一員,也是我市唯一一位赴印尼支教的教師。

  向往印尼的教育方式

  2015年,初到印度尼西亞的張立被那里的自然景觀所吸引,湛藍的天空、寧靜的海水、雄偉的活火山、古樸的建筑,仿佛世外桃源一般。但是當?shù)匮谉岬奶鞖夂惋L土人情,著實讓張立好一陣子才適應過來。

  “每天都是35℃左右的高溫,我在那里仿佛度過幾個夏天了?!逼つw已被曬成小麥色的張立調侃說。

  一個星期26節(jié)課,每天吃辣炸食物,堅持了三個星期之后張立喉嚨開始沙啞。即便如此,他依然要教學生美術、朗誦、中文、唱歌等多種課程。

  在張立的支教歷程中,有許多因為嗓子沙啞而發(fā)生的溫馨故事。印象比較深的就是有次喉嚨沙啞得厲害,但他還是堅持上課,忽然有個學生對他說,“老師,我們不上課,玩游戲吧?”張立感到疑惑與詫異,在國內學校的學生是不敢向老師提出這樣的要求的。他得知學生是擔心他嗓子狀況才讓他不上課時,心中感到一陣溫馨?!暗诙鞂W生還從家里拿了藥給我服用?!睆埩⑿πφf。

  在采訪過程中,張立手上拿著一本印尼學生畢業(yè)紀念冊,相冊中展示了學生、教師甚至是學校清潔工的精神面貌。在相冊中,“愛心、公正、感恩、律己、環(huán)保、責任、自信”等等字眼出現(xiàn)在眼前,張立此時激動地跟記者說,“這就是他們的教育,無關成績,無關升學。”

  當談到印尼的教育方式時,他表示與中國是完全不同的,言語中多少包含著對那種教學方式的向往。“上午8點上課,中午沒有午休,但12點過后都是一些課外實踐活動?!边@些活動包括如何自救、唱歌、舞蹈等各種安全教育和才藝學習。

  華文教育不是簡單地學寫漢字

  “華人在當?shù)赜泻芏嗥髽I(yè),做貿(mào)易的非常多,懂中文的話在就業(yè)方面就占有很大優(yōu)勢。”張立介紹說。當然,這也與中華文明的影響力在世界上越來越大有很大關系,“華文在當?shù)仉m然是第二外語,但并不是國考的考試科目,因此這些華文學校大多是私立的,很多學生都想去新加坡、臺灣等地上大學,因此,一口流利的中文是必須的?!?/p>

  在教學的一年中,張立除了正常授課,每逢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他都會在課堂上給孩子們講述節(jié)日的來龍去脈,還將中國傳統(tǒng)帶入手工課,端午節(jié)前夕教孩子們包粽子;過年時教孩子們扎燈籠;中秋節(jié)時教孩子們做月餅……張立說,在印尼的華人有些還會慶祝中國的節(jié)日,但不會跟孩子講述太多的歷史文化,有的混血家庭漸漸將節(jié)日淡忘了。

  有意識地展示中國人的思想和現(xiàn)狀,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等也是張立在支教的日子里一直在實踐的理念。

  “印尼本地的中文老師講課時只是單純地教學生古詩怎么讀,漢字怎么寫,卻忽略了這些文化的重要意義和歷史淵源?!痹趶埩⒖磥恚@樣的教育算不上是真正的華文教育,只能算得上簡單地學習漢字?!皞鞑鹘y(tǒng)文化的思想比教學生一個漢字,一篇課文要重要。所以這就是中國老師外出支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睆埩远ǖ卣f。

  異國他鄉(xiāng)的五星紅旗特別美

  不同國家的文化習俗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在教學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小的摩擦?!拔矣X得最大的差異就是每次禱告、升旗都要拉上我,我能理解他們的做法,但是他們忽略了我是一名中國人。”在張立心中雖然不能對他們的國旗行中國禮,但是他會尊重一個國家的習俗。

  2015年春節(jié),張立并沒能回到家鄉(xiāng)過年,但卻意外地收到中國理事館的活動邀請函。那一刻張立內心是溫暖的,是沸騰的。

  “我從來沒有想過我和國家之間能有這么近的距離,我就覺得我的身后還有一個國家在支持著我。當我真正一個人在外面的時候,我能感受到一個國家對一個公民的重要性。尤其是一個強大的國家?!睆埩е硢〉穆曇艏拥卣f。

  或許五星紅旗在自家門口迎風飄揚時,不會發(fā)現(xiàn)她的美,只有在異國他鄉(xiāng),才能理解她的親切和美麗。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文教育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