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文教育

裘援平:整合各方資源推進海外華教“三化”建設

2016年09月09日 17:5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參與互動
字號:

  中新社萬象9月9日電 (記者 齊彬 蔣濤)“唯有‘感動’二字能表達我現在的心情,這種感動,既來自李克強總理對海外華文教育的高度重視,也源于海外華文教師的默默堅守與付出。國僑辦將繼續(xù)整合各方面資源,推進海外華文教育的‘標準化、正規(guī)化、專業(yè)化’建設”。中國國務院僑辦主任裘援平,9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9日上午,在節(jié)奏緊張、行程頻密的老撾之行即將結束之際,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專程來到位于萬象農敏街的寮都公學,考察華文教育情況,并在教師節(jié)和中秋節(jié)前夕慰問外派這里工作的中國教師,裘援平陪同參加。

  裘援平說,李克強總理專門抽出時間來寮都公學,仔細了解學校教學情況,與老師和同學們互動交流,體現了中國政府和總理本人對海外華文教育事業(yè)的高度重視,也彰顯了祖籍國政府對海外僑胞的親切關懷?!疤貏e是總理對孩子們的學習情況和成長環(huán)境非常關心,讓我深受感動”,裘援平說。

  裘援平說,總理還親切會見20多名國僑辦外派教師,贊揚他們不僅在從事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yè),還是中老友好的使者,勉勵他們努力工作,培養(yǎng)更多促進中老友誼的雙語人才。明天就是教師節(jié),總理這番話既是對廣大外派教師的期望,也是對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問候。

  裘援平表示,作為專司僑務工作的職能部門,國僑辦一直積極致力于推進海外華文教育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就,這離不開中央政府對海外華文教育的高度關注,離不開有關部門的大力配合。

  裘援平指出,“華文教育質量的好壞,關鍵在于師資”,裘援平指出,海外華文教育當前面臨的最大瓶頸,就是師資數量的不足,以及師資水平的參差不齊。為了滿足海外華校需求,1987年國僑辦首次向馬達加斯加選派2位教師,此后29年來,國僑辦依托28個省市區(qū)僑辦和5所院校,共選派了五千多位教師到27個國家260余所華文學校任教,覆蓋國家數達到歷史峰值。

  裘援平表示,解決師資數量缺乏,僅僅靠外派教師非常不夠,還需要堅持“輸血”與“造血”兼顧。一方面,鼓勵華文教師“走出去”,每年輸送近1000位教師到海外華校任教,在教育當地學生中文的同時,還可以指導培訓本地老師,幫助提升教學水平。

  另一方面,結合各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具體情況,通過組派講學團“送教上門”,以及邀請華文教師和校長來華參與培訓等渠道,培養(yǎng)更多“本土化”教師。據統(tǒng)計,近五年來共有1.5萬人次華文教師到中國參訓,受益于“送教上門”的華文教師高達3.6萬多人次。

  裘援平認為,除了保障人才培訓培養(yǎng)的質量,還應建立一套標準化、正規(guī)化、專業(yè)化的海外華文教育參考標準,并以此為框架,逐步提升海外華校的師資水平。自2015年起,國僑辦先后研究制定了相對規(guī)范的華文教育辦學標準、華文教師從業(yè)水平測試標準和華裔青少年華文水平測試標準,并組織研發(fā)了華文教育教學大綱、華文教學編寫大綱等,推動海外華文教育向轉型升級邁進。

  此外,裘援平指出,應對信息技術發(fā)展,國僑辦正在加強華文教育信息化建設,研究通過中國僑網、僑寶客戶端、華文教育網、華文教育“多寶盒”等新技術手段,實現遠程教育,搭建客廳、互聯(lián)網和手機掌上華教課堂,與線下華文教育相互補充,相得益彰。

  裘援平表示,近年來,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建設規(guī)劃、中國與東盟關系日漸密切,各行各業(yè)都需要精通漢語的人才,海外華文教育面臨新的歷史機遇。國僑辦將繼續(xù)采取多項措施和幫扶辦法,推進海外華文教育的“標準化、正規(guī)化、專業(yè)化”建設,使世界各個華人聚集地區(qū)的華裔青少年都能夠“有核準的學校就讀,有合格的中文老師教,有高質量的中文教材學”。(完)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文教育頻道精選:

網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