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shè)為首頁
首頁華文媒體

“家園”征文:“行走中國”實現(xiàn)夢想

2016年09月14日 12:05   來源:中國僑網(wǎng)   參與互動
字號:

加拿大七天傳媒社長 尹靈

2009年,“行走中國”活動在海南
2009年,“行走中國”活動在海南

  10年前的春天,我和幾個朋友坐在世界上第二大法語城市加拿大蒙特利爾的咖啡館里策劃成立七天傳媒的時候,除了覺得自己貌似文藝青年,其他的關(guān)于媒體的一切傳說就一無所知了。當時的想法,辦份報紙也許挺好玩。

  2006年7月7日,《七天》誕生。在快速滑過的一個又一個“七天”間隔里,我做了55次的“文藝青年”夢,每周在報紙上發(fā)表一篇專欄文章,不小資,很實用,因為那時我還是加拿大銀行里的一個高級白領(lǐng),坐在辦公室里寫寫股市、理財、財富積累的文章或者心得體會,頗有閑庭信步的感覺,看著自己的名字印在報紙上,小時候想發(fā)表一個豆腐塊的夢想儼然已經(jīng)實現(xiàn)。

  2007年春節(jié)前后,接到中新社加拿大分社的通知,第四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9月要在成都召開,邀請剛剛成立半年的《七天》參會。帶著新鮮和激動的心情,我去了成都,第一次參加媒體大會,那些海外華文媒體界的大咖,當時對我來說都只是一個符號而已。印象很深的是華媒論壇徽標的揭牌儀式,由中新社夏春平副總編輯主持,大家興奮地在巨大的“華”字前面拍照。晚上在武侯祠觀看的一場川劇表演,至今記憶猶新,長袍馬褂搖著扇子踱著方步的主持人,背著大茶壺給觀眾沏茶的“跑堂”……回到蒙特利爾,在七天讀者俱樂部的一次活動中,我現(xiàn)學現(xiàn)賣,實實在在地模仿了一回在四川學來的主持風格,讓久居海外的同胞們開了一次眼,那件只穿了一次的道具長袍馬褂在我家的衣柜里掛了好久,最后送給了一位老外……

  那一年,我隨大伙一起參觀了成都郊區(qū)的洛帶古鎮(zhèn),隨后又在貴州安順參觀了屯堡古鎮(zhèn),在荔波和歐洲來的媒體同行一起漂流,想把《多彩貴州》引入加拿大……參與一次華媒論壇的中國之行,完全顛覆了銀行寫字樓、金融數(shù)字的枯燥生活,比眼界開得更大的是腦洞,安安穩(wěn)穩(wěn)的白領(lǐng)生活隨之打破。一回到加拿大,我便辭去了銀行的工作,專心致志地一心想做“媒體人”,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冒險的旅程。

  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總是有距離的,文人辦報,注重的是字斟句酌,不懂的是市場經(jīng)營。在沒有任何資助,只靠廣告生存的嚴酷環(huán)境下,收和支嚴重不平衡,使得報社陷入了大多數(shù)局外人預(yù)見的窘境。合伙人紛紛離去,“尹靈發(fā)燒,還燒得不輕”的說法在蒙特利爾的坊間流傳,每一個打電話的朋友都在說:你居然不知道業(yè)界的說法,“如果想讓誰破產(chǎn),就讓他辦報紙”?天,咋不早說!

  沒有了辦公室,沒有了秘書,只剩下報社的一名記者和我,每人抱一臺手提電腦,在各自家的餐桌上擺開戰(zhàn)場,開始了真正媒體人的求生存之路?!捌咛觳恍辛恕钡难哉撋鯂虊m上,潛在廣告客戶對我說的最多一句話就是:尹靈, 你如果能堅持三年, 我就在七天投放廣告。

  好, 我堅持。不是一個三年,我這一堅持就是三個三年!三個三年下來,一個文藝青年,蛻變成了一個企業(yè)家,除了經(jīng)營報紙、雜志,還要經(jīng)營人脈,經(jīng)營教育、文化、藝術(shù)、慈善甚至政治活動,推動華人參與加拿大的政治生活,參選各級議員,在各個領(lǐng)域發(fā)聲。艱難困苦中的不懈努力使得七天的影響力逐漸上升。七天記者兩次獲邀乘坐加拿大空軍一號和加拿大總理訪華,到總理府做客,獲邀隨省長、隨市長訪華等……

  七天從2011年開始參與推動的加拿大醫(yī)生到中國義務(wù)援醫(yī)的慈善活動—— “當代白求恩在行動”,幾年來取得了巨大的社會影響和社會效益。七天10周年生日當天,七天法文版也將出版發(fā)行,和讀者見面……

  這些,都離不開“傳媒論壇”的滋養(yǎng)。

  在隨后參與的上海、重慶、青島、貴陽論壇上,我更多的是注重向同行學習,向同行取經(jīng),不斷地把他人的好經(jīng)驗融入到七天日常的實踐中去,同時在參與論壇與行走中國的過程中,結(jié)交了不少好朋友。

2010年,“行走中國”活動在河南南陽
2010年,“行走中國”活動在河南南陽

  上世紀末,我移居加拿大時,除了少數(shù)的幾個地方,中國大部分地方從未踏足。自從進入媒體行當,出行就成了家常便飯。不但在北美、歐洲之間行走,更是多次“行走中國”,了解了不少各地的風土人情。在增長見識的同時,對在海外傳播、弘揚中國文化,有了更大的自信和更強的動力, 往往是每看到一個好的文化活動,就想著往加拿大引進。十年間,在加拿大接待了不少省市來訪的活動,作為海外華人的自豪感與日俱增。

  十年的經(jīng)歷告訴我,作為一個海外的華文媒體人,是幸運的,幸運中國的強大,讓華人的聲音響亮;幸運有中新社這樣的娘家可以經(jīng)常回家看看;幸運有傳媒論壇、行走中國這樣的機會,讓我們不斷更新自己對事物的看法,不斷結(jié)識新朋友,會晤老朋友。

  希望在未來的日子里,繼續(xù)跟隨“傳媒論壇”,“行走中國”,感受最美中國的方方面面,促進中加的人文交流,為中加兩國人民的友誼做一些實實在在的力所能及的貢獻。

  征文啟事:

  “家園—‘我與華文傳媒論壇’暨‘行走中國•海外華文媒體中國行’”征文活動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2001年起,從南京、長沙、武漢、成都、上海、重慶、青島、貴陽一路走來。每兩年舉辦一次的世界華文傳媒論壇至今已8屆,跨越15個年頭,參加過論壇的海外華媒人總數(shù)逾3000人(次)。

  “15年”、“8屆”,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華文媒體同仁能夠在同一時間在一地相聚,充分體現(xiàn)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的生命力、影響力、向心力。

  有人如是說:“世界華文傳媒論壇是華文傳媒人的精神家園”;

  “世界華文傳媒論壇是全球華文傳媒人相約的盛會和節(jié)日”;

  “我們在這里找到了認同感和歸屬感”;

  “論壇是全球華文媒體人交流、情感互動的平臺,是分享經(jīng)驗,探討問題,尋求合作和發(fā)展機遇的沙龍”。

  或許,你是參加世界華文傳媒論壇的“8屆元老”,或許因為某種原因你缺席過幾屆,或許你參加過行走中國活動……相信你一定有話想說,有感而發(fā),有事要記,有聞要錄。

  來吧,我們懇請你參加“家園—‘我與華文傳媒論壇’暨‘行走中國•海外華文媒體中國行’”征文活動。寫一寫、憶一憶、想一想、品一品你曾參加相關(guān)活動時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所悟、故事、經(jīng)歷、趣聞、趣事……相信那“一點一滴”、“一草一木”是甜蜜和溫馨的。

  征文可圍繞“家園—我與華文傳媒論壇”這一主題,寫人,寫事,狀物、言情,“嘻笑怒罵”皆文章。征文體例不限,文風不拘,篇幅可長可短(1000-3000字),每篇征文的題目可自定,求的就是一個“真”字。記住,請隨征文附上3-5張與你寫的征文相關(guān)的照片(附圖片說明)。

  “家園”征文活動由中國新聞社舉辦。征文活動至2016年底截稿。所征集的文章將于2016年年底結(jié)集出版。

  征文的文圖稿件請發(fā)至:forum@chinanews.com.cn

  “家園”征文活動組委會

【編輯:梁異】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wù) | 供稿信箱 | 版權(quán)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fù)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guān)注僑網(wǎng)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