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shè)為首頁
首頁華文媒體

“家園”征文:貴州,祟惑靈魂之旅

2016年09月22日 16:42   來源:中國僑網(wǎng)   參與互動
字號:

馬來西亞《詩華日報》副總編輯 陳禮生

  走入貴州完全是人生軌道上一次意外的行旅,一次生命航程脫序的飛行,一次深度著魔的過程,像赴觀一場群山眾水相約競技的博覽會,以跌宕起伏的大地為舞臺,以色彩斑斕的天空為背景,展現(xiàn)自然界規(guī)模宏大的幻術(shù),那份驚人的創(chuàng)意足以媲美彩石補天的女媧。從此山神水魅祟惑著迷途的靈魂,以致再也無法“除魅”。

  2015年8月應(yīng)邀參加第八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大會,沒料到迎接我的竟是整個貴州的嫵媚山河與多雨的天空。回到家鄉(xiāng)三百多個日子,仍然是一片濕淋淋的記憶,車窗之外山峰簇擁成林,綠帳翠屏連綿,花魂樹魘蕭森,揮之不去的山光水色盡皆攝入心底。經(jīng)常,我溯深度的夢境之源而上,黃果樹的飛瀑遂搖天撼地而至,騰空高懸的一大片滔滔黃流水幕,再次在眼前轟然炸裂,破空直墜峽谷深潭,翻翻滾滾的駭浪疾涌下游,夾著獵獵狂風(fēng),卷進了不為所撼的重巒疊嶂之間,而深深震撼的是一顆對大自然懷抱敬畏的心。

  那直下三千尺的雄奇飛流曾經(jīng)在夢境中變幻無數(shù)身姿,灌滿了心中的河潭,千渦萬沫奔涌,最終流經(jīng)曲徑通幽的五臟六腑,成為身體的一部分,似乎再也無法分割。

  初到貴州適逢盛夏,天氣卻涼爽如秋,也許地靈所育,騁目所見綠意盎然,眾芳爭妍如檢閱花之儀仗隊,豪爽的太陽釋放絲絲溫暖,熱力射到身上也不覺得炙熱難受。尤其入夜后窗外雨聲颯然,氣溫驟降,頗有春寒料峭之意,令人有一種欲撐傘外游,一窺夜景的沖動。

  黔中大地原是中國古時歷朝貶斥重臣的流放之地,荊楚文化交匯之處,一千多年前窮山惡水,瘴癘氤氳,少數(shù)民族遍布溪谷之間,代代繁衍,隱密而詭奇,也誕生了許多鄉(xiāng)野傳奇典故,引人獵奇。走入梭戛苗寨是一次剝離神秘面紗的行程,真有回到人類初始的錯覺,在海拔二千米的危峰深谷中,土墻茅房依山而建,大石鋪就的路徑崎嶇難行,紅土地里抽長著莊稼,卻顯得生機勃發(fā)。村寨古樸無華,房舍趨近土黃色而不事修飾,周圍樹木環(huán)抱,一切渾然天成,似乎世界開天辟地后,這群純樸的苗族就避居于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戶戶飼養(yǎng)家禽,放牛耕田,紡紗制布,蠟染刺繡。

  唯一色彩斑斕的是他們身上美麗的服飾,在那古老樸實的小小庭院里,在未經(jīng)城市繁華洗禮的村落,這是穿在身上一道道移動的風(fēng)景,像萬綠叢中襯托的鮮花,亮麗奪目。

  當外面的世界天翻地覆,高樓拔地而起,當人們開著豪華房車以超過一百公里的時速馳騁在平滑的大道時,百年古村的遁世苗人卻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守護著與天地自然和諧共存的精神,守護著世代傳衍的獨特文化,拒絕現(xiàn)代文明的推土機開入村里將土樓鏟平變成鋼筋水泥的森然巨廈。

  那似乎是人間最后的桃花源,隱跡在滾滾紅塵、車轔馬嘯之外。

游客入隴戛寨前必須先過酒關(guān),喝了這一杯才能放行。
游客入隴戛寨前必須先過酒關(guān),喝了這一杯才能放行。

  相對于苗寨的樸素?zé)o華,貴州安順的云山屯與本寨卻飄蕩著另一種幽深沉郁的寧靜。它并非尋常古鎮(zhèn)民居,而是歷史上防御外侮之地,迄今六百多年,盡管色彩剝落,仍然蘊蓄古意。許多建筑物仍保留著明代軍事堡壘的遺跡和典雅的江淮古風(fēng)。

  寨內(nèi)石板小巷狹窄曲折,兩側(cè)古樓林立,石墻斑駁,用手觸摸感覺粗礪砸手,像一個遍體槍傷的壯漢傷愈后留下無法抹除的疤痕。巷內(nèi)可見多座拔高矗立的碉堡,錯落在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的樓房間,顯得傲然不群,但仍難掩滄桑之色。

  小巷樓房鱗次櫛比,幾乎密不透風(fēng),從黑瓦屋檐間眺望出去,只見一片小小的天空,透露著迷蒙的天色,簡直像走入了迷宮,不熟悉路徑者極易迷失于九曲十八彎的巷道。仰首之處,石墻高筑,森然蕭然,細雨浸潤后的木樓透出灰白的光澤,散發(fā)些微朽壞蛀蝕的味道,樓房多已陳舊,木板墻體呈現(xiàn)暗沉色,一些裂痕畢露,門檻略微塌陷,顯示流逝的歲月在村寨里留下了深切的刻痕。

  本寨與云山屯古寨曾是古戰(zhàn)場,多少樓臺浸染了入侵敵人的血漬。一些石墻上仍可見小小的凹洞,赫然是槍彈射擊所致。遙想戍守邊城的將士灑淚揮別家園與妻小,毅然投身槍林彈雨中,此后死生兩茫茫,重逢亦遙無期。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沙場豈非正是英雄塚?走在處處透著壓抑氛圍的斑駁灰墻與狹窄巷弄間,驟然有種時空錯位的幻覺,不免令人黯然神傷。

  直到走入黔西南的奇峰峽谷,山光湖影,一闋灰暗的冷夢總算逐漸回暖,沉甸甸的重擔(dān)遂卸下于無形。令人難忘的毋寧是威寧草海那個樂而忘憂甚至忘返的微雨午后,蕩舟于高原湖泊,一泓連天碧水滌盡渾濁的心靈。

  這不是一汪江南之水,不是一瞥蘇杭的水鄉(xiāng),卻擁有最嫵媚的景色,菊紅荷綠,曲橋雅亭,水聲漿影,蘆葦搖曳,像一首溫婉典雅的宋詞。在記憶最深的湖床里,在千噚的夢境中,那片遙無邊界的綠液搖晃浮動,緩緩漫過被水草染綠的瞳孔和臉龐。閉上眼睛,似乎仍能感覺到沁涼的湖水穿透掌心,突破時空限制,逆血液而上直達心間。

威寧草海眾舟齊發(fā),水上漂浮一大片顆粒狀、似乎是藻類的植物,覆蓋了廣大而清澈的湖面,以致變身綠湖。
威寧草海眾舟齊發(fā),水上漂浮一大片顆粒狀、似乎是藻類的植物,覆蓋了廣大而清澈的湖面,以致變身綠湖。

  在不斷翻涌波瀾的記憶湖澤,眾舟齊發(fā),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顆粒狀的藻類植物,密密麻麻,像攪碎的青苔撒在廣泛的水上,幾乎覆蓋了清澈的湖面。船行水如鏡裂,船過無絲縫合,像湖魅表演的一場魔術(shù),那泓綠液竟是一張永遠磨不破割不斷的綠色魔毯。

  不知哪一艘船上的湖客高聲唱起了歌,從空曠無礙的湖面上飄過來,時隱時現(xiàn),隔得遠了,聽不清唱些什么,但歌聲中滿溢著愉悅,像一支無形羽箭,穿透滿船湖客的心胸直達靈魂深處。歌聲方歇,隨即響起了掌聲和喝彩。隔船漢子和姑娘們都拋開羞澀與矜持唱和著,南腔北調(diào),都飄蕩在清漣盈盈的湖中、明媚朗朗的天空下。

  多少個乘著夢境的獨木舟重返黔西南的深夜,似乎是隔世的“鄉(xiāng)愁”在心底隱隱召喚,那些悠揚歡歌伴隨著漿聲水影飄浮在心中的湖面,彷佛一首意境深幽雋永的唐詩,令人低回吟詠而悵然若失。

  是的,貴州是個可以讓人詩意地棲居的地方。

  那些山峰,那些峽谷,那些湖泊,那些飛瀑,那些花樹,那些古鎮(zhèn),還有,那些令人添加諸多想象、描繪諸般美好的鄉(xiāng)村,像人生避風(fēng)港,暫時拋開城市的煙塵,拋開復(fù)雜人生的煩惱,走入東方的桃花源,在簡單、質(zhì)樸、自然的環(huán)境中洗滌疲憊不堪的身心。

  那些山魅的召喚,那些流水的溫婉,那些花顏的彩繪,那些令人喟嘆的歷史遺跡,那些沁入心脾的泥土氣息,都在記憶的溶洞里幻化成形形色色的珍禽異獸或變化萬端的姿身,引人遐想。

  感謝你——世界華文傳媒論壇,是你,把我們?nèi)虻娜A媒人聚在一起;是你,使我有機會領(lǐng)略貴州的人文山水,在這里完成了一場崇惑靈魂之旅。

  征文啟事:

  “家園—‘我與華文傳媒論壇’暨‘行走中國•海外華文媒體中國行’”征文活動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2001年起,從南京、長沙、武漢、成都、上海、重慶、青島、貴陽一路走來。每兩年舉辦一次的世界華文傳媒論壇至今已8屆,跨越15個年頭,參加過論壇的海外華媒人總數(shù)逾3000人(次)。

  “15年”、“8屆”,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華文媒體同仁能夠在同一時間在一地相聚,充分體現(xiàn)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的生命力、影響力、向心力。

  有人如是說:“世界華文傳媒論壇是華文傳媒人的精神家園”;

  “世界華文傳媒論壇是全球華文傳媒人相約的盛會和節(jié)日”;

  “我們在這里找到了認同感和歸屬感”;

  “論壇是全球華文媒體人交流、情感互動的平臺,是分享經(jīng)驗,探討問題,尋求合作和發(fā)展機遇的沙龍”。

  或許,你是參加世界華文傳媒論壇的“8屆元老”,或許因為某種原因你缺席過幾屆,或許你參加過行走中國活動……相信你一定有話想說,有感而發(fā),有事要記,有聞要錄。

  來吧,我們懇請你參加“家園—‘我與華文傳媒論壇’暨‘行走中國•海外華文媒體中國行’”征文活動。寫一寫、憶一憶、想一想、品一品你曾參加相關(guān)活動時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所悟、故事、經(jīng)歷、趣聞、趣事……相信那“一點一滴”、“一草一木”是甜蜜和溫馨的。

  征文可圍繞“家園—我與華文傳媒論壇”這一主題,寫人,寫事,狀物、言情,“嘻笑怒罵”皆文章。征文體例不限,文風(fēng)不拘,篇幅可長可短(1000-3000字),每篇征文的題目可自定,求的就是一個“真”字。記住,請隨征文附上3-5張與你寫的征文相關(guān)的照片(附圖片說明)。

  “家園”征文活動由中國新聞社舉辦。征文活動至2016年底截稿。所征集的文章將于2016年年底結(jié)集出版。

  征文的文圖稿件請發(fā)至:forum@chinanews.com.cn

  “家園”征文活動組委會

【編輯:梁異】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wù) | 供稿信箱 | 版權(quán)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fù)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guān)注僑網(wǎng)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