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文媒體

“家園”征文:回家的感覺真好

2016年10月14日 17:41   來源:中國僑網(wǎng)   參與互動
字號:

美國倍可親傳媒集團頻道副主編 徐光

  2016年中秋節(jié)前后,我有幸參加了中新社組織的海外媒體湖北行活動。

  一路走來,風雨兼程,湖北的山山水水和人文景觀,已經(jīng)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中?;氐矫绹?,遙望東方,我愛中國,我愛湖北!

  讓湖北走向世界,讓更多的海外華人認識湖北、了解湖北,應該是我此行的目的。感謝一路同行的海外媒體伙伴們,我們在一起或歡歌笑語,或聊發(fā)少男少女狂。一星期的短暫相處,友誼的種子已經(jīng)播撒在我們心中。我們談湖北,談各自的媒體,談未來的相約。湖北行,我去時空空,歸時滿滿。每一程,每一天,成了我心中最美的畫卷。三峽大壩、葛洲壩工程、諸葛亮草廬、屈原故鄉(xiāng)、武當山美景、武漢東湖毛澤東故居、長江大橋,宜昌夜景……真愿窮盡我手中的筆墨,畫出我心中最美的湖北。

  我是東北人,坦率地講,湖北對我來說本是非常陌生的。有一次我和友人開玩笑說,讓我這個東北人去湖北,就好像是出國一樣啊。在如此心態(tài)下,我剛剛從美國華盛頓飛回國,便又轉機直飛武漢參加湖北行活動,內(nèi)心忐忑不安。

  和親人在沈陽機場分別后,幾小時的飛行便把我?guī)У搅撕笔奈錆h機場。走到武漢機場的出站口,便看到了一幅醒目的紅色接站條幅:海外媒體湖北行??吹竭@個條幅,我就像看到娘家人一樣親切?;丶业母杏X就這樣突如而至。

  那天接我的是中新社湖北分社馬芙蓉和陳思清兩位記者。她們張羅我的午飯和飲料,笑意盈盈,熱情真誠。我感受的不是公事公辦的客套,而是親人般的關心,她們?nèi)玎徏遗⒁粯涌捎H可愛。閑聊之余,我無意中發(fā)現(xiàn)餐桌上有一張表格,前來參加湖北行活動的媒體人被記錄于其中。每個人何時到,何時走,往返乘哪個航班,無一遺漏。我不禁感慨,中新社對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人照顧得真細致啊。在隨后的一星期里,我發(fā)現(xiàn)中新社湖北分社的年輕員工特別能戰(zhàn)斗。在我們馬不停蹄的參觀訪問中,一路陪同的記者們不僅為我們的出行瑣事操心,還一直發(fā)布跟蹤新聞報道。

  第一次來湖北,照相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對此,中新社早就考慮到了我們的需求,安排了隨隊攝影記者田先生。每到一個訪問點,他總是耐心地給我們每個人拍照。為了保證質(zhì)量,他還從不同的角度盡量捕捉我們相對完美的影像。參觀武漢僑園時,我對墻壁上“胸懷祖國”四個字非常有感覺。陪同我們參觀的中新社湖北分社徐金波先生看到我有意留影,就主動用手機為我一次次拍照。他的耐心和真誠,令我非常感動。

  去武當山的途中,陰雨綿綿,路況不詳,為了安全,旅游大巴剛啟動不久,來自澳大利亞澳華時報的蘇中朝董事長便建議大家系上安全帶。但當我們急著想系安全帶時,卻找不到安全帶的切入口。與我們一路同行的中新社湖北分社的孫主任見狀,連忙安慰大家不要著急,并以極快的速度找到了安全帶的機關。經(jīng)他解釋,我們才明白,這輛旅游大巴和普通汽車的安全帶裝置不同,需要拆開坐椅面才能拉出安全帶。為了讓大家放心,孫主任不厭其煩地給我們每個人講解并親自裝好安全帶。

  在一周的參觀訪問中,中新社為我們安排了兩次夜游長江活動。一次在武漢,一次在宜昌。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在萬家團圓的中秋夜,中新社副總編輯夏春平專程從北京來到武漢。他平易近人,像鄰家大哥一樣和藹可親。夜游宜昌長江時,我像好奇的孩子一樣第一次經(jīng)歷了葛洲壩過閘,也親自體驗了什么叫水漲船高的意境。

  一周的湖北行雖短暫,但帶給我們太多的驚喜和太多的人生第一次。我們在一起歡笑,我們在一起思考,湖北的山湖北的水,已經(jīng)記下了我們的音容笑貌。衷心感謝中新社把我們散居世界各地的媒體人召集在一起,讓我們感受到了親人般的溫暖。

  我期盼著下一次回家時, 湖北再現(xiàn)新貌!

  征文啟事:

  “家園—‘我與華文傳媒論壇’暨‘行走中國•海外華文媒體中國行’”征文活動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2001年起,從南京、長沙、武漢、成都、上海、重慶、青島、貴陽一路走來。每兩年舉辦一次的世界華文傳媒論壇至今已8屆,跨越15個年頭,參加過論壇的海外華媒人總數(shù)逾3000人(次)。

  “15年”、“8屆”,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華文媒體同仁能夠在同一時間在一地相聚,充分體現(xiàn)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的生命力、影響力、向心力。

  有人如是說:“世界華文傳媒論壇是華文傳媒人的精神家園”;

  “世界華文傳媒論壇是全球華文傳媒人相約的盛會和節(jié)日”;

  “我們在這里找到了認同感和歸屬感”;

  “論壇是全球華文媒體人交流、情感互動的平臺,是分享經(jīng)驗,探討問題,尋求合作和發(fā)展機遇的沙龍”。

  或許,你是參加世界華文傳媒論壇的“8屆元老”,或許因為某種原因你缺席過幾屆,或許你參加過行走中國活動……相信你一定有話想說,有感而發(fā),有事要記,有聞要錄。

  來吧,我們懇請你參加“家園—‘我與華文傳媒論壇’暨‘行走中國•海外華文媒體中國行’”征文活動。寫一寫、憶一憶、想一想、品一品你曾參加相關活動時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所悟、故事、經(jīng)歷、趣聞、趣事……相信那“一點一滴”、“一草一木”是甜蜜和溫馨的。

  征文可圍繞“家園—我與華文傳媒論壇”這一主題,寫人,寫事,狀物、言情,“嘻笑怒罵”皆文章。征文體例不限,文風不拘,篇幅可長可短(1000-3000字),每篇征文的題目可自定,求的就是一個“真”字。記住,請隨征文附上3-5張與你寫的征文相關的照片(附圖片說明)。

  “家園”征文活動由中國新聞社舉辦。征文活動至2016年底截稿。所征集的文章將于2016年年底結集出版。

  征文的文圖稿件請發(fā)至:forum@chinanews.com.cn

  “家園”征文活動組委會

【編輯:梁異】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