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文媒體

《斐濟日報》總編輯楊鴻濂:“每次參加論壇都像是燃料補給”

2019年10月11日 14:23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新社石家莊10月11日電 題:《斐濟日報》總編輯楊鴻濂:“每次參加論壇都像是燃料補給”

  中新社記者 冉文娟

  “如果把海外華文媒體比作汽車,論壇就相當于加油站和導航儀。每次來參加論壇都像是一次燃料補給。”

  第十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即將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拉開帷幕。論壇參會代表、《斐濟日報》總編輯楊鴻濂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分享在海外辦報的酸甜苦辣,講述自己與論壇近10年的“不解之緣”。

2017年春節(jié),楊鴻濂與時任斐濟總統(tǒng)孔羅特在春節(jié)招待會上合影留念。(圖片來自受訪者)
2017年春節(jié),楊鴻濂與時任斐濟總統(tǒng)孔羅特在春節(jié)招待會上合影留念。(圖片來自受訪者)

  自2011年第六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起,楊鴻濂每屆論壇都如約而至。在他看來,每屆論壇的主題都很有前瞻性,華文媒體同行聚在一起,互相交流感受、切磋經(jīng)驗,有利于找到適合自身發(fā)展的方向。“論壇這種引導、導航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p>

  楊鴻濂自2006年起在斐濟留學。2007年開始,他便在《斐濟日報》實習。從送報員到見習記者,從排版設計到文字編輯,從市場營銷到人力管理,從攝影攝像到新媒體策劃,報社涉及到的領域他幾乎全部做過。憑借出色的文字功底和管理經(jīng)驗,楊鴻濂不到3年時間便擔任報社總編輯。在他的經(jīng)營下,《斐濟日報》蒸蒸日上。

  談及海外辦報的感受,楊鴻濂認為堅定的信念是辦好華文媒體的必要條件?!斑@些年看到太多華媒人由于缺乏信念,或者受到功利主義的影響從而放棄了經(jīng)營多年的媒體,在痛心的同時也暗自下定決心,要將報紙辦好,為后來人走出一條可以借鑒的經(jīng)驗之路?!彼f。

  楊鴻濂坦言,海外華文媒體生存發(fā)展并不容易。斐濟由于國家面積小,距離中國遙遠,且薪資待遇很難與中國看齊,因而很難招聘新人。“有幾年甚至報社完全只有我一人?!?/p>

  為改變?nèi)比说木骄常鹅碀請蟆烽_始重視與當?shù)馗叩仍盒:献?,在學校招收實習生,并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此外,通過與斐濟本地媒體合作,為學生提供英文媒體與華文媒體兩種風格不同的培養(yǎng)?!按蠖鄶?shù)的實習生在經(jīng)過一到兩年培訓后,都能夠成為一名合格的高素質(zhì)媒體人才。”

  《斐濟日報》在新媒體平臺運營也頗有心得。楊鴻濂說,通過開展線上與線下各類活動,增強與訂閱讀者的互動聯(lián)絡,破解了公眾號“吸粉難”“內(nèi)容少”的難題,取得了相對不錯的成績。目前,《斐濟日報》公眾號核心新聞閱讀量過萬,熱點話題參與度在3000到6000人左右。

  談及海外華文媒體如何增強“話語權”,楊鴻濂認為,華文媒體應自信向主流社會發(fā)聲,并加強與主流媒體合作,通過版面、新聞互換,共同舉辦線下互動活動等方式來增強影響力。此外,華文媒體應該注重對當?shù)厣鐣幕难芯?,找準當?shù)孛癖婈P注的話題,并以其樂于接受的方式進行新聞報道。

  第十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即將啟幕,楊鴻濂希望,論壇能夠在傳統(tǒng)媒體與新媒體相互融合、平衡發(fā)展方面給出新的思路與建議,他也希望中新社在全球新聞領域合作、建立全球新聞數(shù)據(jù)庫等方面給予華文媒體更多的幫助。

  “在2011年至2015年參加論壇的時候,我一直是論壇代表中最年輕的總編輯,但近幾年我看到更多‘90后’媒體人正挑起海外華文媒體的大梁?!睏铠欏ジ袊@,這是海外華文媒體的進步,更年輕、更有創(chuàng)造力的一批華媒人正在走向世界,帶領華媒走向新時代。(完)

【責任編輯:韓輝】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