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經濟科技

中東歐的“青田現象”:華僑華人遍布一帶一路沿線

2018年06月21日 13:29   來源:麗水日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東歐的“青田現象”

  本報記者 劉淑芳 葉禮標

  作為“華僑之鄉(xiāng)”,青田擁有300多年的華僑史。時至今日,青田54萬人口中有33萬是華僑。歐洲既是青田華僑華人的聚集地,也是從事中國商品貿易業(yè)的青田籍僑商的“主戰(zhàn)場”。青田華僑華人遍布“一帶一路”沿線諸如匈牙利、保加利亞、塞爾維亞、斯洛伐克等國的城鄉(xiāng),以多種形式在當地政府、主流社會和中國之間發(fā)揮著民間大使的獨特作用。其中,塞爾維亞、匈牙利,是青田華商較為集中的國家。

  塞爾維亞:

  青田僑商擁抱“一帶一路”

  塞爾維亞是前南斯拉夫的中心國家,自從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大量中資企業(yè)響應號召,來到塞爾維亞,與當地政府和企業(yè)一起合作開展建設。

  在義烏市的義烏港,鶴僑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是一家遠近聞名的“重量級”企業(yè),公司總經理何海瑞是青田華僑,曾在塞爾維亞經商,2009年回國后,在義烏從事小商品出口貿易已7年有余。鶴僑公司之所以聲名遠播,是因為它幾乎包辦了義烏到塞爾維亞、黑山等東歐國家的所有出口集裝箱,年平均出口總值約7500萬美元。

  在經常奔波于國內外的公司負責人鄭皓眼里,“一帶一路”所帶來的機遇顯而易見:“在‘一帶一路’的引領下,越來越多中資企業(yè)到塞爾維亞等東歐國家投資辦廠,我們作為當地的華僑,又有進出口貿易的經驗,這兩年也承攬了不少中資企業(yè)從國內到東歐一些國家的車輛、機械設備等設施的運輸項目。”除此,塞爾維亞還是一個農業(yè)和畜牧業(yè)較為發(fā)達的國家,其紅酒、牛羊肉等均質量上乘。目前,有不少華僑開始從塞爾維亞進口當地紅酒和牛肉。數量已經達到了每年兩百多個集裝箱。

  據了解,在塞爾維亞從事商貿活動的華僑華人歷史悠久。目前還在塞爾維亞從事經營活動的華僑,95%來自浙江省,剩下的有來自北京、黑龍江等省市。來自浙江省的華僑,其中有70%來自浙江青田,另外有20%來自浙江麗水其他地區(qū)。

  匈牙利:

  進出口批發(fā)貿易商主要是青田人

  匈牙利,這個位于東西歐交匯點、素有“歐洲心臟”之稱的國度,是中國在中東歐地區(qū)的第二大貿易伙伴,也是中東歐地區(qū)華商最集中的國家之一。

  中匈兩國創(chuàng)造了多個“第一”的記錄:匈牙利是第一個與中國簽署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工作組機制的國家;是第一個發(fā)行人民幣債券的中東歐國家;是第一個中國在中東歐地區(qū)設立人民幣清算行的國家;是第一個設立中國國家旅游局辦事處的中東歐國家;是第一個在本土建立母語和漢語教學的中匈雙語學校的歐洲國家。

  和中東其他國家一樣,匈牙利華僑華人的歷史不長,但人口數量較中東歐其它國家都更多。早期華僑華人的籍貫以浙江和福建兩省人數最多。華僑華人中,來自浙江省的大約有9000人,其中以青田籍人士占據絕大部分。

  匈牙利華僑華人在匈牙利占據主導地位的是中國商品批發(fā)貿易和百貨零售行業(yè)。早期的青田華僑華人,以經營紡織品、服裝、鞋帽、小商品等中國產品的批發(fā)業(yè)務為主。市場逐漸成熟以后,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市場無形的手把匈牙利華人批發(fā)、零售業(yè)務按中國的地域劃分開來,以青田籍為主的華商占據布達佩斯進出口批發(fā)貿易商的多數,福建籍華僑的零售商則遍布全匈牙利19個州,形成網絡式覆蓋。

  青田華僑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為居住國匈牙利的經濟發(fā)展、科技進步、社會繁榮、文化多元和中匈關系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們已成為匈牙利最受歡迎的一個外族群體之一。

【責任編輯:陸春艷】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經濟科技頻道精選: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