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界新生代獻策“一帶一路”建設 華人擔當多種角色
中新網北京9月11日電(吳侃)近日,2019年僑界新生代國情研修班在北京結業(yè)。結業(yè)座談會上,來自28個國家的37名海外僑界青年,共同討論“一帶一路”倡議下,華人如何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參與其中。
美國全球創(chuàng)新聯(lián)盟成員、北大光華美東校友會理事辛洪軍說:“華僑華人通過多年的努力和打拼,往往擁有厚重的經濟產業(yè)基礎、人脈關系和業(yè)務渠道,又熟悉當地語言、融通不同文化、了解當地法律,是連接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的天然橋梁和紐帶,大展拳腳可謂正當其時?!?/p>
“作為僑二代、僑三代,和父輩們相比,我們的優(yōu)勢在于擁有更多的資源,具備更強的溝通和對接能力。在建設一帶一路進程中,華人青年大有可為,也將大有作為。”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北京會副會長,中歐科技創(chuàng)新交流協(xié)會羅敢果說。
羅敢果舉例,華僑華人應該當好“牽線人”,比如中國某家中小企業(yè)需要某個產品,我們華人在西班牙可以找到生產這種產品的企業(yè),通過我們的聯(lián)系,兩家企業(yè)可以深入合作。
另外,羅敢果建議,希望在華文媒體上看到更多中國國情和“一帶一路”的相關宣傳,這有助于華僑華人和當地民眾了解“一帶一路”倡議。
馬來西亞檳州中華總商會國際事務小組組長高國欽表示,馬來西亞有很多族群,風俗習慣、文化背景各不相同,有些人對“一帶一路”倡議存在誤解,這時華人就起到了解釋人、宣傳員、引導者的作用。
馬來西亞一帶一路委員會理事吳彩寶認為,馬來西亞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具備血脈相親,地理相近,文化融通的巨大優(yōu)勢。而華人是其中的關鍵,華人既通曉中國語言文化,又熟悉多元文化,能與其他文明對接,是貫通不同文化的重要橋梁。
緬甸一帶一路商會會長、緬華善商商會會長郭興祿說:“目前‘一帶一路’建設政府層面達成的協(xié)議多,國企先頭部隊去得多,而民間力量參與的比較少。建議華人社團成立相應商會和組織,做好宣傳工作,讓當地民眾了解認同‘一帶一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