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僑鄉(xiāng)傳真

七旬老歸僑鄭文泰25年斥資上億修復熱帶雨林

2017年09月20日 13: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今年73歲的印尼歸僑鄭文泰,從1992年起陸續(xù)投入上億元人民幣,在海南省萬寧市興隆華僑農場打造上萬畝的植物王國。他所經略的興隆熱帶花園,生存著4000多種植物物種,當中珍稀瀕危植物60多種,可謂海南的“熱帶植物天堂”。他曾獲評“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中國“僑界杰出人物”、“感動萬寧十大年度人物”等榮譽。 中新社記者 洪堅鵬 攝
    今年73歲的印尼歸僑鄭文泰,從1992年起陸續(xù)投入上億元人民幣,在海南省萬寧市興隆華僑農場打造上萬畝的植物王國。他所經略的興隆熱帶花園,生存著4000多種植物物種,當中珍稀瀕危植物60多種,可謂海南的“熱帶植物天堂”。他曾獲評“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中國“僑界杰出人物”、“感動萬寧十大年度人物”等榮譽。 中新社記者 洪堅鵬 攝

  中新社萬寧興隆9月20日電 題:七旬老歸僑鄭文泰25年斥資上億修復熱帶雨林

  中新社記者 洪堅鵬

  一個人,用25年時間,陸續(xù)投入上億元(人民幣),打造一個上萬畝的植物王國,不為別的,只為圓自己一個“綠色夢想”。

  這個人就是老歸僑鄭文泰—海南萬寧興隆熱帶花園的“老板”。在滿眼翠綠的園子里見到這位73歲的老人時,他正戴著棒球帽,在園子里忙碌,胡須灰白,膚色黝黑,乍一看像個普通海南老農,難以想像他有著“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中國“僑界杰出人物”、“感動萬寧十大年度人物”等大大小小的“光環(huán)”。在他眼中,財富、榮譽云淡風輕,不如腳下耕耘的這片土地厚重。

  他所經略的興隆熱帶花園,生存著4000多種植物物種,當中珍稀瀕危植物60多種,可謂海南的“熱帶植物天堂”。

  祖籍福建泉州的鄭文泰,1945年出生在印尼,先后求學北京、海南、香港和臺灣,后移居香港,進入建筑設計、酒店經營管理行業(yè),成為一名商人。此間的資本積累,為他回到海南恢復熱帶雨林打下一定的經濟基礎。

  1964年,19歲的鄭文泰來到萬寧興隆華僑農場,在這里,他半工半讀完成了華僑大學植物分類細胞學課程,與興隆結下淵源。

  鄭文泰多年間周游歐、美、非洲的一些國家和地區(qū),但吸引他的不是高樓大廈、亭臺樓閣,而是充滿鳥叫蟲鳴,滿眼綠色的大自然。鄭文泰對中新社記者說:“人類是從原始森林里走出來的,與之有著天然的親近感,也永遠離不開它們?!?/p>

  1992年,鄭文泰生了一場大病,生命垂危。與死神擦身而過之后,鄭文泰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價值——放棄所有生意,投身綠色事業(yè)。

  當年,鄭文泰變賣部分資產,與興隆華僑農場合作,在5800畝的荒地野坡上啟動熱帶雨林修復工作。之所以選址興隆,正是因其地處北緯18度線的熱帶北緣,濕度、溫度較南北都更適宜熱帶植物的生長與恢復。

  鄭文泰邀請了一批國內外的植物專家,帶上砍刀、背上水壺、揣上干糧,普查地質、水文、森林植被、物種資源,在山坡上搭建苗圃培育樹種。

  他拿著GPS定位儀,自己測算、設計,規(guī)劃未來。

  鄭文泰與科研院所、高校合作,以熱帶花園為基地,引種、育種、擴繁,進行林相結構恢復。就連國外的朋友到海南拜訪,也會特意帶給他一些種子作為禮物。經過努力,許多瀕臨滅絕的植物在這里得到遷地保護、繁殖,并形成群落,良性循環(huán)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逐漸恢復。

  原來供職于廣州某植物研究所的張季方,第一次來到興隆熱帶花園,驚訝于這里植物物種之多,“受到保護的種質資源、活體標本數量在全國來說都是領先的,很多植物都可以觀察到?!?/p>

  具有較高藥用價值的“油欖仁”,近年才在國內受到學界關注,然而它作為帶動其它物種生長、充當熱帶雨林恢復的“先鋒”,早已在熱帶花園里擴繁了近20年,育有上萬株苗。

  熱帶花園里的員工,個個都被鄭文泰培養(yǎng)成為多面手:一位點心師,也是嫁接三角梅的高手;一位曾經是醫(yī)院化驗師的員工,現在不僅會修剪植物,還會育種……

  鄭文泰的考慮是,最大化地發(fā)揮員工的作用,少雇傭一個人,錢就可以多投入給植物。

  一名員工告訴記者,有一次游客采摘園內的漿果被鄭文泰看到,便大喝責備道:“這些東西是給小動物吃的,不是給你們吃的!”

  池塘中的魚更不允許任何人垂釣,因為它們都是留給候鳥的食物。

  隨著熱帶花園林相結構逐步得到恢復,吸引了各種鳥類、昆蟲、松鼠和蛇安家,還有老鷹和野豬。

  鄭文泰拿起手機向記者展示熱帶花園里棲居的鳥類,看著這些顏色鮮艷的生靈,他的嘴角不禁揚起了微笑。

  當初將熱帶花園作為景點開放,是考慮到向眾人科普熱帶雨林價值所在。如今,熱帶花園開始進入熱帶雨林附生物種的修復過程,鄭文泰開始謝絕接待團隊游客,只接受小部分科普性質的游客進入。為此,他不惜4A級景區(qū)被摘牌。

  對他而言,熱帶花園的旅游收入可以忽略不計,一旦附生植物被破壞,所制造的恢復成本遠高于旅游收入。

  但是,若有國內科研院所或是專家向鄭文泰討要植物種苗,他總慷慨相送。為了維持熱帶花園的運轉,鄭文泰用從建筑設計、園林設計產業(yè)所賺的錢來填補。

  今年8月,張季方辭去廣州的工作來到熱帶花園,甚至沒有與鄭文泰談薪資的問題。在他眼里,鄭文泰的“吝嗇”與“偏執(zhí)”恰恰給予了熱愛植物和自然的科研工作者們更大的空間,大家可以在這里長期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依著自己的興趣進行植物育種的研究。

  鄭文泰對記者說,用電鋸一個小時可以毀掉一片樹林,而熱帶雨林的恢復需要400年時間。而我們只做了25年,還要不斷地修復、修改。(完)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