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僑鄉(xiāng)傳真

看寧夏彭陽:扶貧路上如何闖“關”把“口”

2020年07月14日 14:59   來源:經濟日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看寧夏彭陽:扶貧路上如何闖“關”把“口”

  順著六盤山的沿山公路,記者驅車來到一個風景旖旎的小山村?!熬珳史鲐?,誰知道搞產業(yè)不是闖‘關’就是把‘口’?”彭陽縣交岔鄉(xiāng)黨委副書記剡成龍一張嘴就知道這里有故事。

  關口村379戶人家,113戶建檔立卡戶,590人。全村8000畝耕地,戶均4畝多地。幾十年靠種玉米、小麥、馬鈴薯,村民吃不飽肚子不奇怪?!盀榱俗岅P口村丟掉空殼村的帽子,2017年國家投入200萬作為啟動資金”,剡書記告訴記者,拿到這筆“巨款”如何讓錢能生錢、百姓脫貧致富?意味著鄉(xiāng)村干部要闖“關”把“口”。

  這闖的第一“關”,就是實現(xiàn)種植業(yè)的轉型。每畝地種植青貯玉米純收入是三四百元的利潤,可是聽說種萬壽菊畝均收益八九百呢。種萬壽菊可不是好玩的,別人種賺錢,咱們這些“生瓜蛋”種說不準還得賠錢!面對七嘴八牙的說法,鄉(xiāng)黨委決定關口村第一步還是要嘗試種萬壽菊。咱們不行,就找“成手”來種!于是,關口村引進一家萬壽菊專業(yè)加工企業(yè),流轉村里1800畝土地,2017年種植1400畝青貯玉米、400畝萬壽菊;2018年種植1200畝青貯玉米、600畝萬壽菊。到年底,除了每畝按100元支付土地流轉費用,建檔立卡戶六個月在公司打工(青貯玉米),戶均收入超過1萬元,萬壽菊采摘期兩個月公司支付農戶勞務費就高達12萬,關口村2017年收益為34萬,2018年為43萬。

  把的第一個“口”,就是種植業(yè)向養(yǎng)殖業(yè)轉型。本打算擴大萬壽菊種植面積,可是由于環(huán)保問題,上級下令停止發(fā)展這一產業(yè)?!霸趺崔k?轉型吧。都說養(yǎng)牛這幾年行情很好,我們決定發(fā)展牛產業(yè)。”關口村支書馬文榮接著介紹道:2019年村集體拿兩年種萬壽菊的盈利的七十多萬元買了67頭西門塔牛,建起了“母牛銀行”,即把小牛犢分發(fā)到建檔立卡戶,誰養(yǎng)牛犢,牛歸誰。出欄后,比如純收益是3000元,村集體30%利潤,其余70%歸農戶。

  “去年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從村里合作社1分錢沒花分得4頭小牛犢”,41歲的建檔立卡戶海恒治滿臉笑容:“沒想到今年又下了4頭小牛犢,賣掉后除去按合同給村集體的2800元,俺家純賺2萬元,這是俺家過去養(yǎng)30只羊效益的四倍……這么多年了,頭一次掙得快手錢”。

  再度轉型成功,使得全村建檔立卡戶都與海恒治家一樣賺到了“快手錢”。談到未來打算,馬文榮信心百倍。明年全村將擴大牛、羊的養(yǎng)殖規(guī)模,西門塔爾牛將增至300頭,另外再流轉1800荒地發(fā)展青貯玉米,通過掌握青貯玉米秸稈的深加工技術,將秸稈外銷周邊縣區(qū),村集體收入兩年內有望增至百萬元。

  走出關口村,記者心里很不平靜。同樣是國家給村集體200萬啟動資金,但是花法和打法不一樣。有的村是通過成立股東大會,村上發(fā)展產業(yè)的收益當年分紅給村民;關口村的打法是,用兩年種植萬壽菊的錢統(tǒng)一用來買牛,通過把牛犢分給建檔立卡戶的方式,農民以這種方式享受分紅,從貧困戶獲得收益看,肯定是關口村的做法扶貧效果更好。

  精準扶貧倒計時也好,沖刺最后1公里也罷,實踐出真知。正是扶貧解困工程使得鄉(xiāng)村干部在實踐中學會闖“關”把“口”,繼而不斷更新自己頭腦中的發(fā)展理念。為彭陽點贊!

  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許凌

【責任編輯:于淇】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網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