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

探訪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建館二十載寄托游子情

2016年12月20日 09:48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探訪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建館二十載 寄托游子情

  【解說】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區(qū)東湖街的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由海外鄉(xiāng)親群策群力、捐資興建。寄托著他們對故土的眷戀和對祖國的深情,博物館至今已走過二十年光陰。12月19日,中新社記者一行來到了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實地采訪。

  【解說】歷經(jīng)20年的經(jīng)營,目前,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已完成了“出國史”、“泉州人在南洋”、“故土情深”三個基本陳列建設,博物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三大陳列展構成了泉州華僑歷史敘事的三部曲,成為連接海內(nèi)外華僑華人,展示多元閩南文化、特色華僑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和交流平臺。

  【解說】在“故土情深”展館,記者看到,這部分的展覽于今年十一月下旬正式開館,主要講述了泉州海外華僑華人奉獻家鄉(xiāng)的故事,共分為“革命志士抗戰(zhàn)英豪”、“僑界翹楚群星璀璨”、“投資家鄉(xiāng)發(fā)展經(jīng)濟”以及“情系桑梓熱心公益”四個篇章。

  【解說】眼前這一幅幅珍貴的筆墨書信有個特殊的名字——僑批。它是海外僑胞通過民間渠道,以及后來的金融郵政機構寄回國內(nèi)的家書或簡單附言及匯款的憑證,是一種“銀信合一”的家書。廣大僑胞源源不斷地將辛勤勞作所得的批款寄回家鄉(xiāng),或用于顧家贍養(yǎng)、或用于慈善公益、或用于投資興業(yè)、或用于共紓國難。再現(xiàn)了廣大僑胞漂洋過海、異國打拼時情系故里的思鄉(xiāng)之情和家國情懷。

  【同期】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 學術部主任 駱曦

  一個是信的功能,一個是款的功能合一的當初的一個這種由國外向國內(nèi)郵寄的形式,資助我們國內(nèi)的一些僑眷生活,還有一些公益事業(yè)的捐贈,比如還有一些抗戰(zhàn)錢物上的捐贈這些多個方面,對我們?nèi)莸囊恍┙?jīng)濟啊還有現(xiàn)代化事業(yè),還有公益事業(yè)的發(fā)展都起到一些比較顯著的作用。

  【解說】記者注意到,由400余幅圖片、300多件實物,加之雕塑、繪畫、沙盤、多媒體技術等大量先進展示手法所布的展覽,全面反映泉籍華僑華人,在不同時期對祖籍地的杰出貢獻,把他們對祖籍國和家鄉(xiāng)的愛生動地展現(xiàn)出來。

  【同期】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 學術部主任 駱曦

  泉籍華僑華人從辛亥革命到抗日戰(zhàn)爭,再到新中國成立再到改革開放,這一長段時期內(nèi),對祖籍國對家鄉(xiāng)奉獻的一個故事,激勵我們的青少年,還有我們的海外二三代華裔,能夠?qū)⑾容叺倪@種愛國戀土,愛鄉(xiāng)愛國的這種精神一代代地傳承下去。

  【解說】記者了解到,泉州是中國著名僑鄉(xiāng)、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起點城市,分布在全世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泉州籍華僑華人900多萬,歸僑僑眷250多萬,旅居港澳同胞76萬。泉籍華僑華人出國、創(chuàng)業(yè)、奉獻的歷史波瀾壯闊,是一部值得用心品讀的珍貴史書。

  記者 吳晟煒 福建泉州報道

【編輯:王嘉怡】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