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

與古文典籍結伴而行:“洋夫子”孟巍隆的中國故事

2018年12月14日 12:4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解說】說著一口流利的漢語、熟讀中國古文典籍、精通漢學研究……在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里,有一位扎根中國二十載的“洋夫子”,他“著迷”于中國的古文典籍,參與主編的《文史哲》英文版雜志,已成為中國文化向海外傳播的一個窗口。他就是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副教授孟巍隆。

  【解說】12月13日,記者在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見到了這位“洋夫子”,看上去沉穩(wěn)內斂的他,在和記者交流中國文化時,眼中卻閃爍著光彩。孟巍隆告訴記者與中國文化結下最初的緣分是在他的家鄉(xiāng)美國舊金山。

  【同期】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副教授 孟巍隆

  我在那邊長大的時候,我身邊有很多黃種的發(fā)小、同學、小朋友一塊長大的,我有時候對他們的文化背景和語言會感興趣,就是好奇。因為中國文化和中國語言跟我們西方體系的東西是截然不同的,出于好奇之心我偶爾會問問他們中國話怎么打個招呼、怎么數數、怎么自我介紹這些非常簡單的話。

  【解說】在此后的求學過程中,孟巍隆有意識地學習和提升漢語,也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走近中國文化。1998年,孟巍隆赴中國留學深造,在進修漢語后,他選擇攻讀最具挑戰(zhàn)性的古文獻學。孟巍隆回憶起剛開始接觸古文獻學時,最大的困難就是現代漢語。

  【同期】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副教授 孟巍隆

  我學古代漢語大概已經經歷了將近十五年,當時我學的時候困難和挫折是非常之多,我學古代漢語的第一個關卡是現代漢語。他們這些老師即使講得很清楚我能聽懂,但是問題是能不能很迅速地把他們說的所有的話都記下來,這個我很困難,因為寫字慢,中國人寫字快,我寫字慢。

  【解說】如今,孟巍隆經過長達20年的積累,對于中國古典文集信手拈來,《論語》《詩經》如數家珍。目前,孟巍隆在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執(zhí)教,同時擔任人文社會科學期刊《文史哲》雜志英文版副主編。2014年,在孟巍隆的參與和推動下,《文史哲》雜志英文版正式創(chuàng)刊,他也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同期】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副教授 孟巍隆

  《文史哲》國際版(英文版)已經創(chuàng)辦四五年了,有很多海外著名的漢學家已經表示了認可和贊揚。我們已經有200多個訂戶,就是歐美國家,還有非洲的,還有太平洋周圍有很多國家的大學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已經訂閱了我們的英文版《文史哲》。

  【解說】孟巍隆在工作中是一位一絲不茍的學者,他在生活中也是一個顧家的好丈夫。9年前,孟巍隆跟一位濟南姑娘成家,現在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妻子周羽告訴記者,能夠和孟巍隆走到一起,她覺得很幸運。

  【同期】孟巍隆妻子 周羽

  我覺得我運氣很好,他就是非常照顧家庭,有的時候很多人就說生了孩子,你自己帶兩個孩子很累,其實真的不是這樣的,因為他在家庭中帶孩子方面,他參與的是非常多的。我覺得這是一個爸爸應該做的,因為一個家庭有爸爸有媽媽,一起來照顧孩子,養(yǎng)育孩子,這個才是完整的。

  楊飛 濟南報道

【責任編輯:韓輝】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