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小伙的“漢語藍圖”:讓學習漢語更容易
【同期】你看這段話可以更快地習得里面的詞匯。
【解說】置身燈光環(huán)繞,面對攝像頭和麥克風,說著流利的普通話,12月3日,美國小伙從云又開始了新視頻課程的錄制。位于成都家中的工作室雖然只有六七平方米,但上至75歲老人,下至18歲高中生,全球各地7000余名漢語愛好者通過網絡學習到的從云教學課程,都是在這間小房間制作而成,四年來,從云經常要一個人在這里完成網絡課程的制作。
扇子、古樹紅茶、水墨畫……從云的家里中國元素隨處可見。從云告訴記者,他很喜歡中國文化,尤其喜歡漢語和漢字。2014年進入四川大學學習漢語時,從云和同學曾采用多種方法來記憶漢字,幾經摸索,他找到了適合外國人學習漢字的“秘方”,通過這種方法,從云只花費兩年時間便通過了中國漢語水平考試中的最高級別考試——六級考試。
【同期】(漢語愛好者從云)漢語本身是一種很有趣的語言,我們的學習方法也是非常有效的,我們學習的速度比我們所有的同學還要快得多,所以我們想分享給他們方法,可以讓人很快就學會(漢)字。如果能學會(漢)字,那么大家都會意識到漢語是非常有邏輯的。
【解說】從云眾多學習方法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叫“立體成像學習法”。通過把漢字的聲母、韻母、音調、偏旁部首、含義,分別對應成諧音或意義相關聯的人物、場景、行為。
【同期】(漢語愛好者從云)我們的學習技巧是使用一個立體成像的速記方法,因為在紙上的字是很難記住,但是如果我們可以把每個漢字的組成部分具體化,然后在我們的想象里變成一個東西,或者一個人,或者一個地方,這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記住。
【解說】對于自己的“秘方”,從云毫不保留地分享給其他同學,但從此他便開始了“授人以漁”的生活。畢業(yè)前一周,從云通過提交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申請到了四川第一張創(chuàng)業(yè)簽證,開始了創(chuàng)業(yè)之路。從創(chuàng)業(yè)初期的線下漢語教學,到后來的網絡直播教學,再到現在的視頻課程錄播,他的受眾已經遍布全世界,而且人數還在不斷增加。
為了更快捷學習漢語,從云的團隊還搜集各類報紙、雜志、圖書,建立了有上千萬個漢字的大數據庫。每一個漢字都可以通過大數據計算出這個漢字在生活中出現的高頻詞語,優(yōu)先進行學習。從云說,目前他們已經完成了4000節(jié)教學課程的制作,團隊也增至10人,他希望能打造一個全球所有時區(qū)的人都能共同學習漢語的平臺,讓漢語不再是世界最難學的語言。
【同期】(漢語愛好者從云)普通話差不多只有420個音節(jié),如果包括聲調是1200(多個),但和英語相比,英語有16000個音節(jié)。學習英語,因為有那么多來源(形成的)語言,所以規(guī)則并不統(tǒng)一,很不明確。但是,如果你學好(漢)字,漢語是一種非常有邏輯的語言,很統(tǒng)一的語言,所以其實是非常好學。我們最偉大的規(guī)劃就是,讓人類(們)意識到漢語并不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
呂楊成都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