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中華文化

江蘇中學生將赴俄交流 展示剪紙、功夫等才藝(圖)

2014年09月16日 14:24   來源:揚子晚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王忻然(右1)在剪紙。(李智勇 攝)
王忻然(右1)在剪紙。(李智勇 攝)
中國僑網楊淳銘在表演武術。(李智勇 攝)
楊淳銘在表演武術。(李智勇 攝)

  9月14日,由江蘇省教育廳主辦,揚子晚報和江蘇省教育國際交流服務中心聯(lián)合打造的2014年“千校千生看世界”活動在蘇州舉辦了出征儀式。經過層層選拔最終入圍的近80位中學生齊齊聚集蘇州市第六中學,參與了出征儀式,并提前為赴俄文化交流的才藝表演進行了彩排。今年的“千校千生看世界”,將以“江蘇中學生中國文化使者秋令營赴俄羅斯交流”的活動形式進行。記者探班彩排現場發(fā)現,即將赴俄進行文化交流的“文化使者”們都各有“絕招”,“金陵神剪張”第五代傳人,金陵中學高二女生王忻然也是“文化使者”之一。

  “神剪張”的傳人秀團花剪紙才藝

  “小時候就喜歡剪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這也成為了我后來學剪紙的原動力?!蓖跣萌徽f起話來斯斯文文,看似內向,卻是“真人不露相”。原來,她竟然是“金陵神剪張”的第五代傳人,學習剪紙已有7年時間。小學四年級時,王忻然正式向“金陵神剪張”的傳人張方林拜師,“我們現在有個剪紙傳習所,就在甘家大院那塊兒,剪紙一學就是一個下午?!?/p>

  據王忻然介紹,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南京剪紙,最講究的便是“花中有花、題中有題、粗中有細、拙中見靈”,所以,想要學到“金陵神剪張”的剪紙精髓,不僅需要“眼明手快”,還得擁有較強的領悟能力。這一次作為“文化使者”到俄羅斯進行交流,王忻然也做了特別的準備?!拔野亚锪顮I的活動告訴了師傅,師傅吩咐我,最為‘民俗’的,也是最為‘世界’的,所以,我這次展示的剪紙是中國最傳統(tǒng)的民俗‘團花剪紙’。”

  彩排時,在古箏三重奏《采茶撲蝶》的伴奏中,王忻然從容不迫的在一張紅紙上建起了團花圖案?!鞍凑展?jié)目的流程安排,留給我的剪紙時間約為4分鐘左右,所以我準備剪四條靈動的金魚?!?分鐘的音樂結束,王忻然也按時完成了剪紙任務,四條活靈活現的金魚躍然紙上,“剛剛過去的南京青奧會期間,師傅也帶著我們剪紙傳習所的徒弟們,到青奧村給外國友人們進行過剪紙表演。這一次到俄羅斯,我一定會表現得更加出色?!蓖跣萌徽f。

  習武10年的“功夫小子”要打梅花拳

  習武十年,參加省武術協(xié)會舉辦的武術比賽屢屢獲得一等獎,淮陰師院附中高二(9)班的男生楊淳銘是位標準的“功夫小子”。此次赴俄,他將展示自己苦練已久的“梅花拳”功夫?!靶r候圍觀過武術大師們的表演,一下子就被迷住了?!睏畲俱憣τ谖湫g的癡迷一發(fā)而不可收,果斷選擇跟隨淮安武術名師劉成開始學習武術“真功夫”。少林拳、板凳功、螳螂拳……這些多半只能在“武林大會”上看到的功夫,楊淳銘都耐心和師傅進行了學習。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學業(yè)壓力的增加,“功夫小子”練習的時間逐漸縮短,但楊淳銘依然堅持每年練武,從不輕易間斷?!巴ǔJ窍挛绲谒墓?jié)課下課后,我一個人跑到學校的操場上去練功?!?/p>

  學會十幾種拳法,七八種器械功夫后,楊淳銘在各類武術大賽中嶄露頭角。此次以“文化使者”的身份到俄羅斯進行交流訪問,“功夫小子”楊淳銘準備展示一套“梅花拳”的武術才藝。“我和另一個伙伴表演的這個武術節(jié)目名叫《精忠報國》,我打梅花拳,另一位伙伴則是板凳功的展示?!辈逝胚^程中,楊淳銘的好身手得到了滿堂喝彩。

  將于十月初赴俄開展為期九天的交流

  記者了解到,此次“千校千生看世界”之“江蘇中學生中國文化使者秋令營赴俄羅斯交流”活動,是2014中俄文化交流年的重要內容之一,旨在提升江蘇教育的國際影響力,推動中俄中學生的文化交流,增進雙方青少年之間的了解和友誼。江蘇中學生中國文化使者團將于十月初赴俄羅斯開展為期九天的交流活動。

  省教育廳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林躍介紹,此次文化使者秋令營活動,學生們的才藝展演名為“茉莉芬芳”,融合了民樂合奏、民族舞蹈、古箏重奏、武術、書法、國畫、剪紙等諸多極富中國元素、江蘇地域特色的藝術形式。在俄羅斯期間,參團學生不僅將開展才藝表演和文化交流活動,還會訪問俄羅斯當地的中小學,參觀特色文化歷史經典,并作為江蘇教育小使者宣傳推介中國語言文化,并與當地學生開展交流,以開拓學生國際視野。(楊甜子)

【責任編輯:范超】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中華文化頻道精選:

網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