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shè)為首頁
首頁中華文化

四川廚師收藏老菜譜 百年前古書揭示川菜烹飪秘訣

2014年12月24日 15:34   來源:成都晚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隨園食單》(李豫龍 攝)
《隨園食單》(李豫龍 攝)

  以文言文隨筆的形式,細(xì)膩地描摹了乾隆年間江浙地區(qū)漢民族的飲食狀況與烹飪技術(shù),用大量的篇幅詳細(xì)記述了中國十四世紀(jì)至十八世紀(jì)流行的326種南北菜肴飯點,也介紹了當(dāng)時的美酒名茶,是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漢族飲食名著,也是提高烹飪技術(shù)、研究傳統(tǒng)菜點以及烹制方法的指導(dǎo)性史籍。

  乾隆57年,清代著名文學(xué)家、美食家袁枚撰寫的《隨園食單》出版,自問世以來,這部書長期被公認(rèn)為“廚者經(jīng)典”。222年后,中國烹飪大師,2013年度中華金廚獎獲得者曹靖手持已收藏了19年的光緒十八年間再版的《隨園食單》侃侃而談,在他家中,還收藏著500余本不同時期的菜譜,其中150余本屬于上世紀(jì)80年代以前的老菜譜,川菜老菜譜則有20多本。他的心愿,是辦一個菜譜展。

  20年前花2000元買到烹飪界的“秘籍”

  1959年,輕工業(yè)出版社出版的《四川泡菜》;1972年,成都飲食公司出版的《四川菜譜》;1992年中國商業(yè)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烹飪辭典》……冬日午后,陽光正好,曹靖小心翼翼地把一本本菜譜從書柜里拿出來,定期讓這些“老朋友”曬曬太陽,已成了一種習(xí)慣。其中最寶貝的,是光緒十八年間出版的袁枚所著《隨園食單》。

  1980年,曹靖第一次接觸到《隨園食單》是在烹飪課上,當(dāng)時他只有17歲。“聽到老師講到《隨園食單》,我很喜歡,決定要買到這本書。”中專畢業(yè)后,他成為錦江賓館一名廚師,那時,家中已收藏了不少菜譜,但就是這本《隨園食單》久尋不獲。1995年的一天,曹靖來到一家舊書店淘老菜譜,書店的玻璃柜子里放著好幾本線裝書,讓人意外的是,這里面恰好有一本光緒年間的《隨園食單》。最終,曹靖以2000元的價格買到了此書。

  川菜秘密:“葷菜用素油,素菜用葷油”

  如今,這本《隨園食單》頁面早已泛黃,頁縫之間的細(xì)線也已脫落,即便如此,曹靖依然“寶貝”不已?!叭澆擞盟赜停夭擞萌澯汀!睍锏囊痪湓捴两褚彩撬霾说闹嘎访鳠?,“有的素材帶有一股苦澀味,如用葷油則可把這種味道掩去?!迸腼兌?、南瓜秧等帶毛蔬菜時,曹靖喜歡用鴨油,“葷油既可以給菜‘倒毛’,也讓素菜更加香味撲鼻。”他表示,雞油豆苗、金鉤菜心等川菜中的經(jīng)典菜式都是用葷油進(jìn)行烹飪。曹靖說,他有個小本子,里面全部寫著讀后心得,靈感一來,想到新菜式也寫下來。收藏至今,舉辦一個菜譜展,一直是他的心愿,“讓大家看看這些老菜譜,感受中國飲食文化的發(fā)展變化?!?/p>

  見到這本《隨園食單》時,成都圖書館古籍部主任劉英潔有點驚訝,“保存得這么好,很難得。”在對紙張、內(nèi)文進(jìn)行查驗后,她表示,“這本書第二頁有‘牌記’,說明此書的刻印時間、在哪里刻印的。這的確是光緒年間的古籍,光緒十八年,就是1892年,至今有122年歷史了。”

  相關(guān)鏈接

  成都圖書館館藏的老菜譜——《食憲鴻秘》

  成都圖書館古籍部主任劉英潔說,目前,成都圖書館館藏了一本老菜譜,是雍正九年(1731)刻本《食憲鴻秘》,此書中一共記錄了430多道菜肴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何制作各種風(fēng)味醬、各種肉類和蔬菜,甚至還涉及到海鮮之類的烹調(diào),還旁涉美容秘方如“桃潤”的制作。(胡科)

【責(zé)任編輯:范超】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中華文化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wù) | 供稿信箱 | 版權(quán)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fù)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guān)注僑網(wǎng)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