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老華僑不經(jīng)意步入收藏圈 踐行文物歸國夢

中國僑網(wǎng)9月12日電 據(jù)法國《歐洲時報》報道,2011年1月,一架滿載特制大木箱的飛機從英國啟程,跨越萬里,將一個旅居海外60余年老華僑的畢生收藏——29個大箱子,共計322件文物,平安運抵中國。
歪打正著 舉手打招呼被當作競拍
這位老華僑名叫單聲,生長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日寇入侵,“做了十幾年的亡國奴”;50年代初,他前往法國留學,后來英國深造,修讀國際法;由于經(jīng)濟困難,不得不放棄學業(yè),開始從商;上世紀60年代初,他進駐西班牙地產(chǎn)業(yè),事業(yè)大獲成功;其后為孩子教育問題,他舉家來到英國,生活至今。
上世紀60年代末,剛來英國生活的單聲空閑時經(jīng)常去拍賣行逛。有一天,他在競拍時忽然看見一個朋友,便舉手打招呼,結(jié)果被當作競拍,以275英鎊拍下一個綠色的礦石玻璃瓶。“歪打正著,現(xiàn)在也在文物館,作為一個紀念。”
在他位于倫敦北部居所的門口,一對漢白玉石獅子頗引人注意。“這對石獅子買來很巧?!眴温曊f。
1985年,他和夫人在街上逛,見到一個古董店門口擺著一對高大的石獅子,很是精美?!澳鷮@對獅子有興趣嗎?”老板跑出來問。單聲答:“獅子太大了,家里沒地方放?!?/p>
老板說,其實他并不想賣掉這對石獅子,自己家里為放石獅子,地板都壓壞過幾回,放在門口,又影響交通,老被罰。一對石獅子總重量約為6噸,加上運費,單聲最終花了12000英鎊買回家。
一次,故宮博物院一位專家看到這對石獅子,告訴單聲,獅子的風化程度足有兩百年的歷史,雙龍戲珠團絕非普通百姓人家可有,只有皇家才能使用,很可能是圓明園的東西。如今,這對獅子是單家的鎮(zhèn)宅之寶。
“在我的收藏里,最成功的是字畫?!眴温曊f,其中好幾件精品的收藏都帶有運氣的成分。一次,單聲去拍賣行,不少畫卷擺在一起,他隨手抽了一幅,展開一部分,是一幅明朝的仕女圖,覺得還不錯,準備拍下,沒想到一個英國人和他對拍,價格從幾百英鎊一路飆升。一打聽,原來此人是中國畫專家。“他能買,我們也能買。”在單聲與夫人的堅持下,最后以3000多鎊的價格拍下?;丶掖蜷_一看,里面竟還藏著一幅畫,上面蓋有朱砂印“景泰御覽”,“這說明明朝景泰皇帝看過這幅畫”。一位懂字畫的朋友聞訊前來欣賞,用放大鏡仔細一看,當即告訴單聲,“這應該是元朝宮廷畫家完顏壽的作品,光這一幅畫就夠你一生一世用了?!?/p>
單聲字畫收藏里,“珍品”當屬兩幅南宋的畫作。一次,單聲在倫敦蘇富比拍賣行的一場拍賣上,看中一幅《山雞白梅圖》,研習書法數(shù)十年的他覺得其畫意、筆法和造型都很精美,便花了3000鎊拍下。
一位懂古畫鑒賞的朋友來家里做客時,單聲拿出此畫共賞,朋友呆住了:“很像南宋李迪的,他的畫存世的很少,只有北京和臺北的故宮博物院里有?!?/p>
朋友說完,向單聲要來放大鏡,舉著在畫上找了10多分鐘,“在這兒,”單聲應聲看去,在野雞站立的石頭上,看到了小小的兩個字“李迪”。后來單聲才知道,原來宋朝的字畫多用“隱款”。
另一幅山石花鳥畫,單聲買來一直掛在客廳里,英國多陰雨天,字畫進了些潮氣,單聲找朋友去修畫,朋友的家人看到,大為驚訝,原來這幅字畫是南宋另一大畫家周純的真跡。“我開始以為兩幅最多是明朝的,不想都是南宋的,很幸運。”
落網(wǎng)之魚 藝術品拍賣會收獲絕世珍寶
雖然“淘”了不少珍貴文物,但單聲花的錢都不算多,其秘訣是,挑準方向、地點和時間。
單聲的客廳擺著的一尊坐佛,蓮花底座上的坐佛,周身鑲嵌金片、神情祥和、面相清晰。
“去拍賣行的那天,倫敦大雪, 整個菲利普斯拍賣行沒幾個人,競爭對手少了,價格很難抬上去。300多件拍賣品,我差不多買了30件,這尊坐佛只花了500鎊。”單聲說。
除了中國的古董拍賣會,藝術品、裝飾品類的拍賣會單聲也去逛,有時“歪打正著”,反而收獲了“落網(wǎng)的大魚”。
上世紀80年代中,單聲在倫敦一家拍賣行的藝術品拍賣會上,發(fā)現(xiàn)了一塊半米見方的翡翠臺屏,其身透明純凈,晶瑩滋潤,綠中帶紫,實為罕見, 其右上方鎦金隸書“霖雨蒼生”,單聲回憶道,“拍賣行沒有把它標為藝術品,去的只有我一個中國人,只有兩個外國人跟我競價,如果放在古董、文物類,估計我就買不到了 。”(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