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中華文化

中華美食海外傳播:從左宗棠雞到老金煎餅

2017年09月25日 11:42   來源:人民日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原標題:從左宗棠雞到老金煎餅(域外聽風)

  從美食開始,找到共同的興趣點,讓我們的產品、思想與國外受眾的生活產生深切關聯(lián)

  在墨西哥的墨西卡利,一提到當地特色餐飲,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中國菜。無論是普通人家舉行婚禮、生日宴會,還是政府公務宴請,中餐基本是首選。

  100多年前,中國勞工來到墨西卡利修筑鐵路,種植棉花,在沙漠里建立起這座墨西哥北部重鎮(zhèn),這也是西半球唯一由華人建立的城市?!爸袊瞬坏屛覀兛吹绞窃鯓痈N土地的,也教導我們在荒蕪的沙漠中怎樣征服大自然。”憑著勤勞與真誠,一代代華人在當地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飲食的流行程度,往往與該國移民的社會地位高度相關。在美國紐約、芝加哥、舊金山等大城市,都有一個叫“小意大利”的地方,云集了大量高檔餐廳、咖啡館和商鋪。但在19世紀初,“小意大利”還是貧民社區(qū),是臟亂擁擠、黑幫盛行的代名詞。隨著意大利移民群體不斷壯大,才迎來巨變,意大利菜也成為美國飲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經過百年的潛移默化終被認可,由此可見外來文化生根發(fā)芽之不易。

  有研究表明,一個人的口味習慣,在14歲前基本定型,很難再改變。這意味著,本就是后來者的移民,其飲食融入當地社會,比移民自身的融入還要難。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是美國的意大利面,還是逐漸遍布世界的中餐,每跨出一小步,其實都是文化深度融合的艱難探索。

  美食是認識一個國家文化最直接的窗口。去年年底,《紐約時報》在一周之內發(fā)布了兩條訃告:一個是悼念麥當勞“巨無霸”漢堡的發(fā)明者,另一個給了“左宗棠雞”的發(fā)明人彭長貴?!白笞谔碾u”雖然在國內并不流行,但在海外卻是中國菜的代名詞,這或許是彭長貴沒有預料到的。目前僅美國就有4萬多家中餐館,比麥當勞、肯德基和漢堡王加起來還多。隨著越來越多華人走出國門,隨著《舌尖上的中國》《茶,一片樹葉的故事》等影視精品在海外熱播,相信更多中華飲食文化會被世界所認識。

  文化的傳播落地,“走出去”是第一步,能否被接受,則同時取決于文化本身的生命力,以及目的國國民的認可程度。事實上,當中餐逐漸進入越來越多國家主流餐飲圈的同時,一些老外也“盯”上了中國美食。還是在紐約,一名美國碩士自創(chuàng)的“老金煎餅”,在根據美國人口味進行改良后,很快賣成了爆款。學生時代的中國之行,讓他對煎餅果子迷到“無法自拔”。當“老干媽”在國外受到追捧,當韓國炸雞和啤酒在中國成為聚會時的熱銷搭配,我們或許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跨越國界的文化脈動。

  這種變化甚至還體現(xiàn)在廚房里。無論西安名吃,還是老金煎餅,雇員都來自世界各地。歐洲人拉面,非洲人拍黃瓜,拉丁裔攤煎餅……他們與外面那些大快朵頤的顧客一起,見證著海外中餐文化的點滴進步,也見證著中國由封閉到開放、由神秘到為人所熟知的過程。正如有學者所言,了解“舌尖上的中國”肯定比理解“哲學上的中國”更容易。從美食開始,找到共同的興趣點,讓我們的產品、思想與國外受眾的生活產生深切關聯(lián),中國文化將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

【責任編輯:梁異】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中華文化頻道精選:

網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