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中華文化

華人家庭文化傳承節(jié)目《謝謝了,我的家》首播

2018年01月07日 08:34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新社北京1月6日電?。ㄓ浾摺垥躁兀┮匀蛉A人家庭文化傳承為訴求的新節(jié)目《謝謝了,我的家》1月6日晚在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首播,以樸實的故事展現(xiàn)華人家庭傳承的精神價值。

  首期節(jié)目中,朱德之孫朱和平、汪曾祺之子汪朗、魯迅之孫周令飛、邊防軍人張旭蕾分享了他們的人生經(jīng)歷和家庭故事。

  作為朱德后人,朱和平表示,將繼續(xù)傳承“立德樹人、勤儉持家”的家風,這不僅凝聚著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也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所形成的紅色文化內涵。他談到,爺爺、奶奶雖已離開40多年,但他們的音容笑貌一直留存在自己腦海;如果老一輩能夠了解國家和民族取得今天的成績,相信會感到非常欣慰。

  汪朗回憶,他記憶中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父親汪曾祺站在陽臺上對他喊的“吃飯啦”。汪朗說,父親汪曾祺面對生活的困難,總能保持樂觀。對于家風,他的理解是認真做事、平等待人,不管是對待家人、還是外人,都應該做到這樣。

  周令飛談到,爺爺對他生活影響最大的一句話是“忘記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蟲”。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因為背負著“魯迅孫子”的標簽和祖父的名聲,周令飛感到如芒在背,父親周海嬰也一度活得很克制,“夾著尾巴做人”。

  周令飛希望后代不要背負太大壓力,每天都過得開心,同時,永遠記住他們的家人——魯迅。

  張旭蕾受父親、中國紅其拉甫邊檢站第一任站長張玉貴影響,成為一名邊防軍人。她說,父親那句“人總是在淚水中成長的,但千萬不能被淚水所淹沒”成就了今天的她,希望后人也能傳承這一堅忍、擔當、忍耐、正直的家風。

  據(jù)悉,《謝謝了,我的家》將通過12期、每期60分鐘的節(jié)目,講述54位不同身份、不同命運的華人的家庭故事,展現(xiàn)多樣的人生活法、處世哲學和中華氣質。

  后續(xù)節(jié)目中,孔子第77代孫孔德墉,美籍華人、刑事鑒識專家李昌鈺,著名主持人倪萍等將分享家庭故事,傳承華夏親情。(完)

【責任編輯:謝萍】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中華文化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