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僑華人

紐約老年華裔移民增加 華人養(yǎng)老業(yè)逐漸發(fā)展(圖)(2)

2016年12月26日 13:31   來源:中國僑網(wǎng)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帝國成人日間中心與華人小區(qū)中心將合并推出更全面耆老服務。(美國《世界日報》/陸怡雯 攝)
    帝國成人日間中心與華人小區(qū)中心將合并推出更全面耆老服務。(美國《世界日報》/陸怡雯 攝)

  落地生根 華人養(yǎng)老需求增

  如今在華社,越來越多的盈利機構(gòu)開始承辦耆老服務。撫今追昔,伍寶玲對于人瑞中心40多年歷程中,因應老齡人口變化而積極開拓服務模式,既感到自豪,又覺得仍有不足。

  “19世紀第一批來美國的是臺山等地的廣東人?!蔽閷毩嵴f,當時來的都是年輕人,開金礦或修鐵路,做苦力,受盡當?shù)厝说钠圬摚髞砀庥?882年的排華法案。且因他們是單身,在美國沒家庭,到頭來都愿意回國?!吧侵袊耍朗侵袊??!痹诿绹廊サ模腔乙惨\回家鄉(xiāng)。1943年才廢除排華法案,華人對養(yǎng)老服務的需求,直到上世紀中葉都還很少。加之華人信奉“沉默是金”,有需求也鮮少發(fā)聲。

  “1946年,布朗士開出紐約市第一家老人中心,當時隸屬于市人力資源局(HRA),面向低收入老人提供救濟,包括申請糧食券、廉租房、醫(yī)藥補助,還提供心理咨詢、早午晚飯等?!蔽閷毩嵴f,其他一些未開發(fā)國家國民或受迫害民族如猶太人,來的時候20多歲,賺了錢寄回家鄉(xiāng)。到老了,有家歸不得,落葉生根,就需要老人服務。

  “1965年移民法案推出后,開放移民,華人地區(qū)每年有幾千人來美國?!蔽閷毩嵴f,這時候來的不僅是年輕男人,還有婦女,他們在這里成家立業(yè),習慣了美國的生活?!懊糠N文化又都有自己的移民小區(qū),語言也不成問題了。以紐約來說,在曼哈頓華埠以后,有了第二個華埠——在法拉盛,第三個華埠——布魯克林八大道…”落地生根的華人移民會考慮養(yǎng)老和后事,1972年8月14日,人瑞中心應時而生,其后一年紐約市老人局成立。中心于1987年在上州覓得墓園,為愿意落地做“美國魂”的老人未雨綢繆安排身后地。

  對于一些不愿離開華人小區(qū),看重文化歸屬感的耆老,人瑞中心是他們“一站式”服務的據(jù)點。伍寶玲表示,華人重視家庭,來美辛苦打拼,無非為了下一代受更好的教育,過更好的生活?!八麄儬奚艽?,不是專業(yè)人員,沒有各種license(執(zhí)照),只能做勞工。對下一代的‘前途’和‘錢途’投資很大。打開華文報紙,很多做廣告的醫(yī)生、律師,都是華人二代?!弊优凶优纳詈图彝?,代際之間因語言、文化、飲食等方面的差異,不能很好溝通。加上他們辛苦工作一天,下班也沒空跟父母聊天?!坝袝r候不是孩子不孝順,他們愿意接父母一起住。但老人生活好,心靈寂寞。”有人瑞中心的會員寧愿不去住孩子在長島的大房子,為了來往方便,在附近申請住房。

  就近年大陸老齡移民的增多,伍寶玲表示,現(xiàn)在來的老人情況又有不同。有的比較有錢,在國內(nèi)坐擁房產(chǎn)或是專業(yè)人士。有的移民過來已經(jīng)年紀較大,或是在中國國內(nèi)退休。新形勢下又對耆老服務提出新的要求。

  賺多賺少 服務照樣不落下

  有從事二十多年老人服務的社工表示,以前幫耆老申請低收入福利,先要做通思想工作?!叭A人怕丟臉,寧愿餓死也不要補助。有的耆老申請家人移民,需做經(jīng)濟擔保,拿救濟怎可擔保?”現(xiàn)如今華社對申請低收入補助SSI和俗稱白卡的低收入醫(yī)療保險Medicaid(加州稱Medi-Cal)再無思想障礙,因為白卡“好處多”。

  來自中國遼寧的大林,為母親選的是一家中國大陸會員為主、說普通話的日托中心。在新興的華人小區(qū)中大量這類機構(gòu)讓他挑花了眼。他了解到,按紐約州2016年的標準,成人日托每個老人每日收費64元,在紐約市高有80元一天者,都是州府白卡項目透過保險公司的長期護理險發(fā)放。一些業(yè)者每天給老人20元禮金或購物券作回扣,換取簽字承認接受過沒有接受的服務;或者給新會員發(fā)幾百元獎勵鼓勵轉(zhuǎn)會。有的白卡老人到市府撥款的傳統(tǒng)老人中心接受服務,又到發(fā)錢的日托中心拿錢。“感覺上現(xiàn)在(日托中心,編者加)走得有點急,有點亂?!彼硎?,母親去的那家愿意花錢投入服務。具體日托費他沒透露,只說“他們賺多賺少我不管,至少要羊毛出在羊身上,真的給老人家付出”。

  對此一現(xiàn)象,“夕陽紅”的張倫直言,他們中心一直堅持在服務上下功夫。“夕陽紅立意培養(yǎng)一股正氣,不用銅臭污染這個行業(yè),不用錢吸引老人,讓老人心靈清凈,也是關(guān)愛他們的健康?!?/p>

  而作為市府撥款的傳統(tǒng)老人中心,伍寶玲表示,他們在多年經(jīng)費緊張條件下,都堅持保證質(zhì)量,并開拓新服務?!袄先司忠惨恢痹诟覀兲接懀喝绾尉S持全市200多家傳統(tǒng)老人中心的會員人數(shù)?經(jīng)費少,一些地方服務變差,會員流失,怎么應對?”伍寶玲說,為每年獲得撥款他們都須統(tǒng)計人數(shù),人瑞中心2016年注冊會員6000多。市府撥款以“案例(case)”為基礎(chǔ)。社工幫老人申請房子等福利,一個人一小時算一例。她坦率說,“這樣積累案例很辛苦,很多社工不愿做?!庇⑽陌?,一班幾十個學生,上兩小時才算一例,她直呼“很慘”。而功夫、扇子舞等健身班,無論多少時間,一班十個人,就算十例。

  另外“按人頭計”的項目還有團體飯(Congregate Meals)。一個人吃一餐算一例,每天300人同吃算300例。局方給的餐費是2.45元一例(一人),老人樂捐0.5元。中心每周每人提供六餐飯,星期五堂吃一份,拿回家一份周末吃。團體飯等項目獲得的撥款,被中心拿來平衡預算,用來補貼社工的人工、送餐上門等項目經(jīng)費。送餐上門(Meals-on-Wheels),老人局給6.15元一例(一人),包括食物、交通和各種雜費。伍寶玲說,這個項目要雇兩個司機兩部車,送餐區(qū)域覆蓋華埠和下東城。“司機的待遇、健保,車輛油費、維護費和保險費,都需要支出。而人瑞中心食堂員工幫忙買菜、做飯,我本人作為項目會計,都還是無償勞動?!睘榱斯?jié)約成本,買菜須在保證質(zhì)量的前提下貨比幾家,一些小區(qū)商家提供敬老折扣價,讓她很感激。

  因為虧本,很多老人中心不再送餐上門。伍寶玲說,“人家不做我還做。其他族裔的老人,意大利人、荷蘭人、西班牙裔……愿意接受中餐的,我也送?!?016年度,人瑞中心通過團體飯和送餐上門發(fā)餐139500份。

  伍寶玲表示,市老人局對人瑞中心實則關(guān)愛有加,歷年來累計撥款100萬元。“我們的第一筆經(jīng)費來自紐約州耆老社會服務費6萬元,用來發(fā)主任、社工和秘書這三個全職雇員的人工都不夠。只能提供一般性社會服務。”而通過家訪和養(yǎng)老院實地考察的伍寶玲很快對單純社會服務不滿意。紐約市老人局1973年成立,接管耆老服務經(jīng)費策劃后,伍寶玲頻頻要求經(jīng)費,局方第一筆撥款即發(fā)給人瑞中心。

  “三張辦公桌”時期的伍寶玲這么對老人局說,“我要三樣東西。第一,要地方,這樣老人可以過來社交,我們也可以舉辦移民、法律、健康、心理、房屋、醫(yī)藥等各種專家講座。第二,要人才,工作人員不能單純填表,還要中英文兼通,能提供專業(yè)服務。因為不懂得政策,很容易吃虧,錯過老人該有的福利。第三要錢,請人、租地方,做服務,都要錢?!崩先司謹偱?,歸根結(jié)底你要的這三樣,就是錢、錢、錢,可我們沒錢。伍寶玲說:“你是我們的資助機構(gòu),你們要去找錢。”40多年來,在老人局支持下人瑞中心服務不間斷,盡管仍需通過籌款等方式補足缺口。人瑞中心的宗旨不變:老人60歲可注冊,不問身分和有無白卡,正如其英文名Open Door Senior Center寓示,向所有老人開放。

【編輯:李明陽】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僑華人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quán)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guān)注僑網(wǎng)微信